7月17日,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益路‘童’行,花开有声”儿童自控力成长营第四课“延迟满足——收集‘等待之星’”在江西省南昌市鑫源大厦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罗苏珊与张杨海诺担任主讲,冯双菲与谢双慧担任助教,通过趣味互动和情景模拟,帮助小营员们理解延迟满足的意义,掌握自我控制的技巧。
活动以“棉花糖诱惑”实验拉开序幕。每位小营员收到一颗棉花糖,并被告知:“如果坚持20分钟后再吃,就能额外获得一颗作为奖励。”这一挑战迅速点燃了孩子们的兴趣。随后,主讲人通过“红绿灯小游戏”和“憋笑挑战”两个互动环节,引导孩子们体验自我控制的乐趣。在“红绿灯”游戏中,孩子们需根据指令快速切换动作;而“憋笑挑战”则考验了他们在诱惑面前保持冷静的能力。“棉花糖诱惑”实验的最后,成功等待的小营员们获得了额外奖励,并分享了等待的体验。
进入主题活动环节,主讲人通过短视频引入“延迟满足小怪兽”的概念,鼓励孩子们将生活中“忍不住”的行为想象成一只小怪兽。孩子们拿起画笔,为小怪兽取名、设计外形,并写下它的“说明书”,包括“小怪兽” 的特点、出现的场景以及带来的影响。通过这种外化问题的方式,小营员们学会将问题与自身分离,减轻心理压力,更坦然地面对问题。
随后,孩子们在“支线故事”环节分享了自己“打败怪兽”的成功经验,例如“攒零花钱买玩具”“先写完作业再看电视”等。小组讨论中,大家互相出主意,总结出许多实用方法。最后,每位小营员制作了“驯兽计划”,写下具体的行动策略,明确自己在面对具体诱惑时,将如何运用学到的方法来做到延迟满足。
本次课程通过游戏化设计,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理解了自我控制的价值,为培养长期心理韧性奠定了基础。
“益路‘童’行,花开有声”儿童自控力成长营将持续聚焦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心理能力,一课一主题、一步一成长,赋能孩子在探索中发现自我、建立秩序、收获力量。接下来的课程也将继续以体验为载体,播下心理韧性的种子,陪伴孩子迈向更有力量的内心世界。
文 叶欣凌 王嘉雨 张杨海诺
图 “益路‘童’行,花开有声”团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杨海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