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下乡润童心 植物课堂助成长——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带来植物科普课

发布时间:2025-07-29 19: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果洋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下沉乡村,7月27日,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庙前镇桐树垭村郑琦乡村少年宫开展了一节主题为“我们身边的植物”科普课。此次活动聚焦儿童科学课外知识普及,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激发科学探索兴趣。

课堂伊始,团队成员李果洋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绿萝为什么能爬墙吗?为什么有些植物不能养在卧室?” 孩子们纷纷举手,踊跃回答。通过互动问答、实物展示和趣味实验,引导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生长特点。从绿萝的攀援习性到多肉植物的储水特性,从安全植物的选择到有毒植物的识别,科普内容贴近生活,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

为加深理解,团队设计了“植物小管家”实践环节,团队成员李果洋指导孩子们动手练习浇水。他用生活化的语言解释:“给植物浇水要‘见干见湿’。盆土表面发白变干了再浇水,浇水就要浇透。施肥则要‘薄肥勤施’,像小朋友吃饭要少食多餐一样。”他还分享了判断植物状态的窍门:叶子发黄可能是水浇多了,叶子卷曲可能是缺水。一位五年级学生兴奋地分享他的收获:“原来植物也像小朋友一样需要细心照顾,我以后要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

此次科普课是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心爱筑梦公益团队深入贯彻“三下乡”要求的具体体现,正契合了“三下乡”中“文化下乡”的深层内涵——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让他们意识到“除了眼前的田野,还有更广阔的科学世界值得探索”。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关于植物生长习性、养护技巧的鲜活知识,更通过亲身体验,激发了“每天观察变化”的探究热情和对自然生命的关爱之情。

课程结束后,记者有幸采访到当阳市“关心下一代”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及秘书长刘春林同志。刘春林副会长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堂植物科普课,正是响应‘三下乡’号召、服务乡村儿童的务实举措。它不仅拓宽了乡村儿童的知识视野,更为基层科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完)

青年影响力创新中心(简称“青创中心”)由知行计划联合中国 500+顶级高校的大学生组织系统、高校研究机构、高校基金会、青年组织、媒体和青年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支持创建,连接 400 万+优秀大学生,触达和影响全国 3,000 所高校,超过 4,000 万大学生。中心下设青年影响力研究中心和青年影响力实验室,旨在凝聚专业智慧,聚焦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大学生思想行为趋势,训练和培养大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支持和推动大学生参与公益实践和社会创新,以创意激发青年智慧, 以科技赋能青年成长。

云支教助学计划(简称“云支教”)由有爱有未来企业志愿行动、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青年影响力创新中心联合多方于2018年设立,以“互联网+教育扶贫”的方式,精准对接贫困县中小学校,为大学生助学支教和企业志愿服务提供可持续的教学直播平台和服务。帮助乡村中小学校接触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截至2023年,共有18家企业、265所高校的志愿者参与,在安徽、青海、云南、海南、甘肃、四川、宁夏等地区的303所乡村学校,开展12,693课时云支教课程,直接受益学生1,052万人次。

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简称“知行计划”)于2012年正式设立,致力于推动和帮助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大学生成长发展。截至2023年,知行计划已累计发动500余所高校超过1.6万支大学生团队参与申报,50余万大学生直接参加,开展包括乡村振兴、助学支教、环境保护、专业竞赛、实习就业、创新创业、云支教等形式多样的志愿行动及成长发展项目,惠及8,000余所乡村学校的超过310万名师生。

汇聚青年力量,创造美好世界。与知行计划一起,发现青年,发现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阮靖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