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播连上菠萝田:青春助农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07-29 18:4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楚茵 陈欣怡 陈媛 周科伽   阅读 2.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在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之际,这个夏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寻迹实践团赴湛江市徐闻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通过调研+直播+社群三维助农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智慧与时代力量。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广外青年,正用行动给出坚定回答:青春,正以自己的方式回应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

深入田间车间,调研绘出产业全貌

为让助农内容“接地气”、直播“有底气”,寻迹实践团系统开展了深度田野调研,重点走访了华南农业大学驻徐闻工作站的示范基地牛哥驿站,与工作站主任姜峰院长就菠萝种植模式优化、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种苗培育技术等核心议题进行了专业研讨。调研发现,当地通过推广抗病优良种苗及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已使黑心病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产业链后端加工企业通过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正推动菠萝产业从初级农产品向高附加值商品转型,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广外寻迹实践团成员与姜峰教授交流

广外寻迹实践团成员参观馅料工厂

构建信任通道,一场直播带出产业温度

“朋友们看这个菠萝酥,金黄色的菠萝果肉纤维看得见,一口咬下去奶香味十足。”在精心打造的百千万工程助农直播间里,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寻迹实践团成员们正以专业又接地气的讲解,推介菠萝酥、菠萝月饼等徐闻特色农产品。

广外寻迹实践团青年主播正在进行产品介绍

这是寻迹实践团首次将“直播+助农”实践落地徐闻。在前期,团队通过走访本地农户与加工车间,学习了解供应链各环节情况,围绕产品优势与用户需求打磨直播脚本,并充分发挥广外专业优势,用英语、法语、日语、孟加拉语等制作多语言宣传视频。寻迹实践团成员们发现,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好农产品故事,是助农直播的关键,团队负责人陈欣怡在复盘时表示。数据显示,两场直播累计观看量突破5000人次,单场最高点赞量达20万+,带动多地用户下单,成交金额超2000元。直播链接通过视频号、抖音和小红书等多平台联动传播,让这一岭南特色农产品成功"破圈",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广外寻迹实践团成员拍摄菠萝宣传照

从直播引流到社群深耕助农模式实现流量长效转化

一场直播能点燃关注,持续运营才能沉淀长久信任。寻迹实践团在直播助农取得成效后,迅速搭建寻迹优选助农社群,并通过分享群二维码,吸引150余位“寻迹粉丝们”。通过轻量拼团+精准推荐的创新模式,产品已成功销往广东、江西、浙江等多个省市,累计售出440余斤西瓜凤梨,帮助本地果农直接增收近2000元,探索出一条小单多频、稳定复购的良性消费生态。短期流量是机遇,长期信任才是底气。寻迹实践团正从“短期助农执行者”向“长期平台搭建者”转型,未来将丰富社群运营模式,实现从“流量变现”到“价值共生”的跨越。

消费者通过社群购买西瓜凤梨的返图

青春正当时,奋斗永不停。一次深度产业调研摸清需求,两场创新直播实现传播“破圈”,一个助农社群沉淀长效信任。——这些数字的背后,是青年力量与乡村振兴的深度交汇。寻迹实践团始终坚持“知在前、行在后、知行合一”,以实地调研把准产业脉搏,用直播与社群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助力本地果农实现增收,更探索出调研筑基、直播引流、社群沉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让青春智慧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助农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楚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4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