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世间万象,育童心芬芳——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硒望恩施·清源兴教志愿服务队开展美育特色课程

发布时间:2025-07-29 18: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哲哲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29(通讯员 刘鑫 张哲哲 报道 柯韵萌 摄影)为提升乡村儿童艺术素养、激发创造力与自信心,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硒望恩施・清源兴教志愿服务队将于20257261525建始县景阳镇革塘坝社区,开展以“绘世间万象,育童心芬芳”为题的美育特色课程。课程通过赏析经典艺术创作与实践绘画创作相结合的方式,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通往艺术世界的桥梁,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提升审美素养。

课程伊始,志愿者崔恬老师以精选世界名画开启孩子们的艺术视野。从达・芬奇《蒙娜丽莎》有着神秘且永恒的微笑,到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呈现出静谧温柔的光影层次,这些经典画作引领孩子们沉浸于世界艺术魅力中。崔恬老师顺势抛出提问:“如果土家的吊脚楼、西兰卡普、咚咚喹也变成名画,会是什么颜色?”话音未落,台下小手齐举,课堂瞬间沸腾。

崔恬老师巧妙地将西兰卡普织锦的绚丽纹样、吊脚楼的古朴飞檐等土家族元素融入教学,为艺术课堂注入浓郁的民族风情。她引导孩子们把土家元素巧妙融入经典画作,孩子们用蜡笔复刻“阳雀花”的回旋纹路,将吊脚楼的剪影嵌入《星夜》般的旋涡天空,通过剪纸艺术把土家织锦碎布拼贴成“会跳舞的咚咚喹”,让土家图腾与经典的笔触在心中交汇。

随着创作的推进,孩子们创作的“土家版世界名画”呈现在纸上,蒙娜丽莎披上西兰卡普披肩,《罗纳河上的星夜》里藏着土家吊脚楼灯笼。教室里的讨论声和笑声交融在一起。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在这些尝试与互动中,慢慢变得具体而鲜活。

志愿服务队队员任书萱表示:“三下乡不仅是我们走出校园、服务社会的契机,更是让孩子们通过课程接触多元艺术,萌发对‘土家风情’绘画和艺术作品的向往,打心眼儿里喜欢上这些特色,往后能想着把这份美好传递下去。”这份对美的向往与创造力,终将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最温润的底色,陪伴他们持续发现美、创造美、传承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哲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2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