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余剑汇、黄玉婷、陈秋艳)近日,广东二师“守住星光”国学教育实践团在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新圩镇中心小学开展了《论语》主题教学活动。实践团成员余剑汇为该校三到五年级的30名学生授课,宣传组组员则负责课堂记录与教学拍摄。
此次以“《论语》 —— 学与思,人与人”为主题的国学教育活动,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领悟《论语》中的学习智慧与人际交往之道,收获了良好成效。
▲图为学生晨读《论语》内容
多元解读,领悟经典智慧
本次教学活动围绕《论语》中“学习与思考”“人际交往”两大核心主题,通过经典解读、互动讨论、情景演绎等多种形式,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儒家思想精髓。 在解析“学与思”的辩证关系方面,活动选取了《论语》中的四句经典名言,结合注释与白话翻译,引导学生领悟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图为老师讲解重点句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学习后按时温习能在巩固知识中获得乐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指出温习旧知识可获新体会,是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明只学习不思考会迷茫,只思考不学习会疑惑,二者需结合;“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倡导每日自我反省,涵盖待人、交友、学习三方面。通过这些解读,学生明确了学习的范围和思考的方向,理解了“学后思、思后得”的学习逻辑以及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图为学生专心听老师解读
在探讨人际交往的核心准则时,教学活动聚焦《论语》中关于人际交往的三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强调要以他人为镜,学习优点、修正自身缺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尊重他人边界,不将自身意愿强加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突出诚信在友谊中的基石作用。结合网络流行词和现实案例,学生深刻认识到人际交往需遵循的准则,以构建健康和谐的关系。
▲图为学生分享个人观点
课程活动还设置了“校园小品猜猜猜”互动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7句《论语》名言进行情景演绎,让他人猜测对应的语句,限时8分钟。该环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加深了他们对经典语句的理解与记忆。
▲图为小组代表积极向老师提问
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不仅掌握了《论语》中的核心观点,更能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学习上,他们明确了“学思结合、及时温习、自我反省”的方法;在人际交往中,树立了“谦虚学习、尊重他人、诚信为本”的意识。
剧本创作,让经典 “活” 起来
▲图为学生创作剧本
若说上午是智慧的输入,下午的 “剧本创作” 活动则是创意的输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上午所学的《论语》名句,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边界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诚信观融入校园生活场景,自编自导小剧本。
▲图为学生创作剧本内容
从构思情节到分配角色,从台词打磨到肢体表达,经典语句不再是纸上的文字,而是化作了同学间的相处之道,学生在演绎中加深了对《论语》的理解。
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不仅掌握了《论语》中的核心观点,更能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学习上,他们明确了 “学思结合、及时温习、自我反省” 的方法;在人际交往中,树立了 “谦虚学习、尊重他人、诚信为本” 的意识。
▲图为学生演绎所创作的剧本内容
为巩固学习成果,余老师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本次所学的《论语》语句,并鼓励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其中的道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此次广东二师“守住星光”国学教育实践团的《论语》教学活动,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到《论语》中的智慧,对其今后的学习和人际交往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撰文 | 余剑汇 黄玉婷 陈秋艳
图片 | 郑锦雄 黄玉婷 李燕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纪诗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