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张佳峰 林楚淳 黄可 邹苏琼) 炎炎夏日,蝉鸣渐起,如何让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既安全充实又富有意义,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在惠州仲恺高新区,来自惠州学院的“七彩童行·惠育绿苗”志愿团用知识与热忱,为当地青少年精心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暑期成长画卷。他们以专业的课程设计和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理想与信念的种子 。
一艘红星船:以巧手承载厚重历史
“老师,你看我的小船做好了!它可以载着英雄们抵达胜利的彼岸!” 在仲恺区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的课堂上,孩子们高举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红星月亮船”,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这堂别开生面的手工课,是惠州学院“七彩童行·惠育绿苗”志愿服务队精心设计的红色教育活动之一。
图为学生课后展示自己月亮船(供图:林翊文)
图为团队成员周焯楠教学生们折月亮船(供图:林翊文)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手工制作,而是一场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程伊始,主讲老师周焯楠通过生动讲述与视频展播,将孩子们带回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重温了“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的抗争故事 。紧接着,课堂聚焦于红军长征中“飞渡泸定桥”的壮举。当孩子们了解到22名勇士为大部队开路而壮烈牺牲的事迹时,教室里一片安静,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
在此基础上,制作“红星月亮船”的活动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缅怀先烈,帮助他们抵达彼岸” 。孩子们手中的每一张卡纸、每一次折叠,都变成了对英雄的追思与致敬。这种将抽象的红色精神与具象的手工创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团队对青少年爱国教育现代化路径的成功探索。它摒弃了枯燥的说教,通过故事、影像、音乐(如齐唱《半生雪》)和动手实践,将“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的理念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家国情怀 。
每一门课程都是一块独特的拼图,共同构成孩子们全面发展的完整图景。上午的破冰环节,“321请回答”、“击鼓传花”、“画画传递”等游戏,不仅仅是为了活跃气氛,更是为了践行团队在开营之初与孩子们共同制定的“班级纪律公约”——在游戏中学会“看见彼此,听见彼此”,在合作中建立“自由表达、认真聆听、尊重他人”的团队精神。
图为学生上台共同用指尖绘画班级树(供图:林翊文)
下午的红色文化课程,则是这幅拼图上关于“德育”的浓重一笔。这种将一系列活动整合、包装成一个具有鲜明品牌标识的课程体系的做法,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志愿者超越传统支教模式的专业化思维。它将志愿服务从零散的活动提升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产品,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支突击队:以担当践行校地合作
这支充满活力的团队,是惠州学院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而组建的志愿团。他们与仲恺区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的紧密合作,是“校地合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与青少年发展的生动范例 。
合作模式呈现出显著的共赢效应。一方面,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为团队提供了实践平台、场地设施以及宝贵的社区信任,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落地。另一方面,大学生们则将高校的智力资源与青春活力注入社区,用其在法学、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为孩子们带来了传统托管服务之外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教育内容 。
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的‘七彩拼图’课程,不仅仅是暑期看护。我们希望利用团队的跨学科优势,将专业所学落到实处,在孩子们心中埋下对科学的好奇、对文化的自信、对法治的敬畏。”
团队的专业性还体现在其严谨的工作流程中。在活动正式开始前,团队成员多次召开筹备会议,深入研讨活动细节,并亲赴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走访与需求对接 。这种负责任的态度,确保了课程内容能够精准回应当地青少年的实际需求。
图为团队成员梁丹,刘佩怡与仲恺高新区12355结对合照
一片赤诚心:以复盘驱动持续优化
活动的成功不仅在于精彩的呈现,更在于背后持续改进的努力。团队展现出的专业素养,贯穿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在接手活动前,团队与上一批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志愿团队进行了细致的经验交接。广工同学分享的“孩子们积极活泼,但需细心看管”等一线经验,为团队快速适应工作、保障课程顺利进行提供了宝贵参考 。这种志愿者之间的经验传承,形成了一种宝贵的知识接力。
更值得称道的是,每日课程结束后,团队都会雷打不动地召开“复盘会”。在会上,成员们畅所欲言,“坦诚指出了活动中待改进的细节”,并为后续工作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这种源于现代项目管理理念的复盘机制,是团队自我驱动、追求卓越的体现。它确保了教学质量的持续优化,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正从单纯的热情奉献,转向以专业方法论为支撑的精细化社会服务。
图为团队成员全员在课后进行复盘照片(供图:刘佩怡)
一股新风尚:以青春力量赋能未来
惠州学院“七彩童行·惠育绿苗”志愿团的暑期实践,是全国各地“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它不仅为仲恺区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更探索出一条高校青年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有效路径。
。它成功地将“官方带娃”与“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相结合,为破解青少年假期“看护难”问题提供了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从一艘承载历史的红星船,到一幅描绘未来的七彩图,这群青年学子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的努力,如同一颗火种,点亮了孩子们的童年梦想,也为新时代青年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发展大局,书写了充满青春力量的生动注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佳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