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渔歌薪火续,青春聚力博贺行:华南师范大学桂在同心实践团赴博贺镇开展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30 10: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梁铭飞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为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华南师范大学桂在同心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走进了茂名市滨海新区博贺镇,开展疍家文化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调研活动,聚焦博贺疍家咸水渔歌,围绕“保护-传承-活化”三大核心行动,以渔歌带动渔港文旅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文化活力。

   

    ▲图为华南师范大学桂在同心实践团合照

7月14日,实践团来到博贺镇综合文化站采访博贺咸水渔歌非遗传承人。在交谈中,实践团了解到,博贺咸水渔歌是流行于博贺半岛一带的传统民歌。当地渔民在海上打鱼、树下织网时,喜欢唱起咸水渔歌。咸水渔歌歌词简朴、真切,旋律简练、婉转,并编排有优美的渔歌舞,演唱时人们穿着疍家服饰边跳边唱。谈及疍家咸水渔歌,咸水渔歌市级传承人郑淑红滔滔不绝,这位自1968年传习至今已有56个年头的渔家女,牵头组建了一支咸水渔歌传承队,为弘扬优秀的疍家文化不遗余力。在时代变迁过程中,博贺咸水渔歌见证了博贺港千年渔港的潮起潮落与航海智慧,反映了博贺人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勇敢乐观、拼搏奋斗的精神风貌。“一首渔歌就有一个美丽的故事”,郑淑红感慨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博贺咸水渔歌“非遗”传承人郑淑红交流

实践团走访上门时,适逢传承人郑淑红所领队的渔歌传承队为外出展演在彩排。因此,实践团成员第一次亲眼见到了博贺疍家咸水渔歌表演。“哎…一把梭儿来织网哩,渔家姐妹织渔网啰。哎…啊…哎…啊/梭儿随着春风飞哩/渔船出海多高产啰/我在那个渔港勤织网呀,同为生产献”身穿疍家传统服饰、头戴疍家特色合帽的渔歌传承队队员们唱着欢快的歌调,显露出朴实纯粹的笑脸。与此同时,在传承人郑淑红的热情邀请下,实践团成员有幸衣着疍家服饰,体验合唱疍家咸水渔歌的独特氛围。当实践团成员穿上疍家服饰,俨然一位位疍家渔家女的装扮时,渔歌队员们纷纷感叹,年轻真好。在众人的耐心指导下,实践团成员充分感受到了疍家咸水渔歌歌舞的魅力,真切地表示:“疍家独特的服饰和咸水渔歌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是很有必要保护、传承,并发扬光大的。”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疍家服饰

7月15日至18日,实践团持续推进疍家咸水渔歌非遗保护工作。实践团通过系统梳理非遗一手资料,采集演出影像、服饰照片并编纂成影像志,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历史价值及活化传承提供具象支撑。期间,实践团深入走访镇文化站、团委及村委相关负责人,详细了解咸水渔歌在基层的传承现状、扶持政策及发展规划,为破解传承瓶颈、优化传承路径提供政策与实践依据。此外,实践团在疍家墟、西葛沙滩等地开展实地调研与问卷访谈,广泛收集游客及当地群众对“渔歌+文旅”融合发展的需求与建议,为进一步推动渔歌深度融入文旅业态提供实践支撑。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受访者合照

博贺咸水渔歌,承载着当地疍家人与海洋相拥的记忆,裹着祖祖辈辈滚烫的情感,在一代代人的传唱中延续。如今,站在新时代的浪潮下,博贺咸水渔歌循着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锚点,将通过一步步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地方文化的闪亮名片,为这片土地的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通讯员:梁铭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铭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0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