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谢培虹、陈姣) 为深入推进 “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传承弘扬非遗文化,2025年7月15日,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光影城西,创艺先锋队”突击队前往端州区城西街道,在城西街道文商旅发展中心参与了由2025年端州文化馆总分馆联动开展的暑期公益培训班(城西分馆非遗传统武术班)拍摄活动。此次活动还得到城西街道文商旅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双方就非遗文化传播达成合作意向,队员们以镜头为笔,记录非遗魅力,为文化宣传注入青春活力,用实际行动助力地方文化建设。
▲图为突击队成员合影(刘昊 摄)
初见周家拳:镜头下定格刚健之美
活动现场,非遗传统武术班的学员们精神抖擞,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凝神聚力,一招一式间尽展周家拳的刚健之美。出拳如西江浪奔,收势似静水沉渊,那是下瑶社区渔民祖辈在风波中淬炼的智慧,更是代代相传的文化精髓。队员们举着相机穿梭其间,将招式的力度、学员的专注与场馆的文化氛围融入镜头,让周家拳的魅力在光影中定格。
▲图为活动拍摄现场(谢培虹 摄)
传承之问:交流中触摸文化根脉
通过与下瑶周家拳馆长的采访,在深入交流中探寻周家拳的传承密码。馆长细数拳术的往事,提及开设下瑶周馆的历程,言语间满是对传承的热忱。从拳术的历史渊源、技法特点,到老一辈拳师对传艺的坚守,再到如今学员们拜师学艺的热忱,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浮出水面。大家渐渐明白,非遗传承不仅是招式的复刻,更是精神的延续 ——正如“百千万工程”对文化建设的要求,既要守护传统根脉,也要让非遗文化在当代找到新的生长点。
▲图为突击队成员采访周家拳馆长(谢培虹 摄)
公益培训课:光影里播撒传承火种
此次参与拍摄的暑期公益培训班,正是周家拳与城西街道文商旅发展中心联合传承的生动载体。看着学员们从扎马步的青涩到招式连贯的娴熟,听着指导老师结合下瑶社区民俗讲解动作寓意,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公益培训课在非遗传承中的桥梁作用。本突击队用镜头捕捉学员们眼中的热爱,记录老师教学时的专注,这些画面将成为后续宣传的珍贵素材。
▲图为城西分馆非遗传统武术班活动现场(曹晓盈 摄)
此次活动以“百千万工程”为指引,让青年力量与非遗文化深度联结。“光影城西,创艺先锋队”用镜头挖掘文化内涵,用交流传递传承温度,为城西街道文商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突击队将通过多元渠道推广,让周家拳的故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助力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为“百千万工程”中的文化建设持续添砖加瓦。
▲图为活动现场合影(曹晓盈 摄)
撰文 | 陈姣、谢培虹
图片 | 刘昊、曹晓盈、谢培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培虹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