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青矜探茶”实践队开展榕城非遗探寻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7 23: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苏雨湘   阅读 607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矜探茶・寻遗之旅”实践队于7月17日走进福州,依托福州本地非遗资源,先后走访了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冷凝合香工坊、茉莉花茶文化馆等地,开启一场为期两天的榕城非遗探寻之旅,在非遗传承一线开展实践调研,以沉浸式体验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实践队在陈卫平传承人的指导下制作冷凝合香香佩

在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队员们观赏了作为福州标志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在方寸之间下笔,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否则这块石头就废了!”,在讲解员的解说下,队员体会到一刀一刻间所蕴含坚守与传承。在福州冷凝合香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陈卫平的指导下,队员们学习完成冷凝合香炼泥、醒泥、塑形等工序。在指导中,陈卫平传承人讲述了自己传承创新传统冷凝合香的探索,手中的香佩逐渐成形,队员们体会到的不仅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性,更是在新时代中非遗创新的必要性。

队员们正在福州漆艺基地中围观欣赏脱胎漆器

在茉莉花茶文化馆中,馆内茶师为实践队队员演示了窨花工艺。新鲜茉莉与茶叶在竹匾中层层相间,茶师不时翻动、观察,动作娴熟而轻柔。来到福州漆艺基地,讲解员介绍了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过程。从选料、塑胎到髹饰,历经数十乃至上百道工序,一件成品的诞生往往要数月。队员们纷纷感叹道“每一件成品都凝聚着匠人们‘百层漆、千遍磨’的耐心”。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矜探茶・寻遗之旅”实践队

在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前与小小讲解员和非遗传承人陈卫平合照

本次实践中,队员们在石趣,香氛,漆韵,茶香中感受到了非遗的无穷魅力,感叹道,非遗的生命力不在博物馆的展柜里,而在年轻人看得见、学得来、传得下去的每一个瞬间。大家纷纷表示,将通过实地走访与亲身体验学习非遗技艺,依托福建本地传统非遗资源,不仅要成为非遗文化的欣赏者,传播者,更要成为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践行者。

文/福州大学“青矜探茶・寻遗之旅”实践队 张煦 苏雨湘

图/福州大学“青矜探茶・寻遗之旅”实践队 王梦涵、张可盈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苏雨湘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