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雷雯珊 刘彦宏)黝黑的脸庞刻满风霜,布满老茧的手指点向村庄规划图。身下是一辆吱呀作响的旧电动车。在江西九江都昌县矶山村,这位即将退休却心系未竟旅游梦的村支书,用最朴实的坚守深深震撼了武汉工商学院文法学院‘青禾’志愿服务队。7月4日至18日,团队扎根乡土14天,步履遍及村落、茶园与湖畔,触摸乡村振兴滚滚脉搏。
队员们与政府对接,政府团支部书记供图
实践伊始,团队首先与都昌镇人民政府对接协商,明确实践方向后便马不停蹄深入西河村,将目光投向“一老一小”群体。空巢老人的孤寂、抚育孙辈的重担、对远方子女的思念,这些现实让队员们心头沉重;但老人们拍抖音、晨跑、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积极状态,又让大家看到了乡村生命力的坚韧。
队员刘彦宏、万家玉、潘兰贞与爷爷聊天,刘美佳供图
花儿般灿烂的微笑,潘兰贞供图
队员们与奶奶比心合影,刘美佳供图
团队注重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力量。在东街居委会,一场针对老年人的普法活动热闹开展。队员们聚焦反诈防骗与权益保障,用通俗语言解读《民法典》中赡养义务、遗产继承、婚姻自由等关键条款,通过“知识问答赢鸡蛋”的互动巩固理解,尾声的欢歌热舞更让“老有所乐”的温暖直抵人心。队员们深知,法律之外更需社区支持网络的编织——完善养老服务供给、激活邻里互助、保障资源投入,而倾听需求正是改变的起点。考虑到老人出行不便,队员们带着打印的天安门背景图上门,为爷爷奶奶们定格与“远方”的合影,灿烂笑容让实践的意义愈发鲜活。
潘兰贞,刘美佳与老人跳手势舞,万家玉供图老兵与”天安门“合影,柳宇豪供图
与”天安门“合影,柳宇豪供图
队员们与老干部合影,柳宇豪供图
深入产业一线,队员们探寻着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在矶山村茶园,昔日丘陵荒地变身年产值百万的产业基地,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发展带动村民就业,扎根乡土的茶厂老板放弃外出务工机会,不仅用科技手段抗旱保品质,更在母亲重病时仍心系村庄旅游发展,成为实干兴乡的生动注脚;中坝村的鄱阳湖畔,连片光伏板与落日余晖交相辉映,司机一句“很多事要青年人来做”的感慨,在队员心中埋下责任的种子;渔场的智能化管理让手机远程操控供氧、投饲成为现实,科技兴农与政府扶持共同绘就渔业发展新图景;特色产业基地里,辣椒、小番茄等作物的茁壮生长,无不展现农业多元化发展的潜力。
队员刘彦宏、万家玉、潘兰贞与茶园老板了解情况,刘美佳供图
队员刘彦宏与渔厂老板了解情况,余俊兵供图
基层治理的温度,在矶山村村支书身上体现得尤为深刻。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着、没有空调的办公室、代步的小电动车,是他数年扎根基层的“勋章”。临危受命改造“脏乱差”村庄时,他用一年沟通、厚厚协议与精准图纸化解征地阻力,一句“事未成不值得自豪”道尽基层工作的艰辛,即便即将退休,心中仍牵挂着未竟的村庄旅游梦。
村支书上班的状态,余俊兵供图队长刘彦宏与村支书交谈,余俊兵供图
村支书与队员们分享村庄的变化,余俊兵供图
实践中,团队从未忽略对乡村未来的关注。在面向村里孩子的环保活动中,垃圾分类讲解与小风车制作,将绿色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长远力量。
队员刘美佳、潘兰贞、万家与与小朋友们合影,余俊兵供图
旅程的最后一站,红色革命纪念碑与博物馆前,队员们回望烽火岁月,更深刻读懂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它正藏在当代乡村振兴一线干部的坚守里,藏在产业带头人的乡土情怀中,藏在每一位村民勤劳坚韧的身影间,历史与当下的共鸣,为大家注入前行的力量。
队员们向革命纪念碑致敬,柳宇豪供图
十四天的实践里,‘青禾’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耳朵倾听故事,用专业传递温暖,用镜头定格感动。从空巢老人的坚韧到留守儿童的渴望,从茶园的蜕变到渔场的科技赋能,从普法课堂的专注到“天安门合影”的欢笑,一幅鲜活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眼前铺展。队员们深知,“乡村振兴之路漫长,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
都昌县都昌镇人民政府发来的荣誉证书,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这支年轻队伍服务成效的认可与期许,成为此行最珍贵的收获之一。它不仅是对过去十四天工作的总结,更是激励青年学子继续投身基层、服务人民的动力。
都昌镇人民政府给予的荣誉证书,刘彦宏供图
回去的路途中,队员万家玉、刘美佳不禁感慨:“这是一次很美好的体验,虽然过程辛苦,但看到老人和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感觉做的一切都非常值得。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队长刘彦宏凝视着车窗外飞逝的田野,声音坚定而深沉:“那位皮肤黝黑、骑着旧电动车的村书记,是此行最深刻的烙印。他办公室没有空调,心里装的却是整个村庄的蓝图;一句‘事未成不值得自豪’,道尽了基层的千钧重担与无华担当。仿佛真正读懂了,什么是深植泥土的信仰,什么是以身为炬的领路。这趟旅程,涤荡了心灵,更校准了青春的方向——未来,‘青禾’必将以他为榜样,把根扎得更深,把知识用在乡亲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属于青年这一代人的光芒!”
队员刘彦宏、潘兰贞、余俊兵、段敦博在政府门前合影,柳宇豪供图
带着泥土的芬芳与心灵的震撼,‘青禾’志愿服务队深知,这场实践不是终点,而是青年扎根大地、服务人民的新起点。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收获,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用青春力量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添砖加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彦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