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2日,郑州大学“裕”见兰考,弘扬焦裕禄精神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通过实地参观焦裕禄纪念园、采访个体户老板、街头问卷调查等方式,弘扬焦裕禄精神,实地感受兰考的崭新面貌。
探访纪念园:感悟精神内核
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了焦裕禄纪念园。在焦裕禄烈士墓前,队员们看着墓后“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九个大字,聆听了讲解员讲述焦裕禄同志带领群众治理“三害”的感人事迹后,向焦裕禄烈士墓深深鞠躬。
“今天我是专门带孩子来这里,就是想让他更全面地了解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王女士在接受团队成员采访时,轻声说道,“同时,我也详细了解到焦裕禄同志一心为民、迎难而上的精神。我告诉孩子,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学习和生活上。”
王女士的讲述,让团队成员真切地感受到:焦裕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更借着长辈的言传身教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而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队员们观察到许多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家长。他们或牵着孩子在照片前驻足,或握着孩子的手轻声叮嘱。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走进个体户:触摸发展脉搏
实践团队来到兰考城区,聚焦个体经营户的发展状态,探寻兰考发展的民生温度。在黄河大道一家小餐馆里,店主魏师傅正忙着招呼客人,店内座无虚席。“这几年变化太大了!”谈及兰考的发展,魏师傅打开了话匣子,“以前这附近都是土路,客人来吃饭经常沾一脚泥,现在街道又干净又宽敞。”
团队成员为魏师傅的生意红火感到高兴,并建议他可以多采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宣传,让更多人感受到兰考的特色美食与风土人情。魏师傅一听也连连称好,说这主意不仅能让自家生意更红火,还能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
听着魏师傅的讲述,看着店里热闹的景象,队员们真切地感受到:兰考的发展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体现在老百姓日益红火的生活中。焦裕禄同志当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正通过一代代兰考人的实干,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生活。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魏师傅
街头传精神:倾听民声回响
为了更好地宣传焦裕禄精神,实践团队分别在焦桐广场与裕禄公园处,向过往群众介绍活动初衷,并开展焦裕禄精神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探寻他们心中焦裕禄精神的具体形象。
杨大爷的回答给团队成员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十分熟悉焦裕禄精神,他谈到:“焦裕禄精神是实干的精神,要心中有群众,实打实为群众解决问题。”两位小学生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焦裕禄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杨大爷
这次宣传活动收获颇丰,团队成员总计采访一百余人,获得问卷88份。96%的受访者都熟知焦裕禄的事迹和焦裕禄精神,更有不少人主动向团队成员聊起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次宣传活动,团队成员认识到焦裕禄精神在群众心中的鲜活印记,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化作看得见的身边事,听得懂的家常话。同时也在交流的过程中让他们对焦裕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讯员 丁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