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至25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面香童梦”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中江县前锋社区,带着真诚与热忱,结合理工特色与文化传承,为社区儿童打造了一段充满温度的夏日成长旅程。
破冰相伴:拉近距离的“暖心课”
初遇的课堂没有复杂的知识传授,只有纯粹的陪伴与互动。志愿者们走进操场,跟着孩子们奔跑、跳跃、玩游戏,汗水浸湿了衣衫,却让“哥哥姐姐”的称呼多了份亲昵;到了活动室,大家围坐成圈,志愿者们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小世界”——“今天帮爷爷喂了小鸡”“想爸爸妈妈时会画全家福”,哪怕是细碎的小事,也认真回应、细细接话。一天下来,孩子们从起初的腼腆躲闪,到主动拉着志愿者的手分享趣事,陪伴成了彼此最温暖的“见面礼”。
岩石认知:解锁自然的“石头秘密”
志愿者化身“自然向导”,带着提前备好的花岗岩、石灰岩、玄武岩标本,开启了一场趣味十足的“石头探索之旅”。课堂上没有晦涩的术语,志愿者先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大家试试看,花岗岩是不是比石灰岩更硬?”再用通俗的语言讲岩石的故事:“这些石头就像地球的‘小积木’,经过几百万年的挤压、加热,才变成现在的模样。”孩子们围着标本凑成一团,有的轻轻敲打着岩石听声响,有的指着石灰岩上的纹路追问“这是被雨水冲出来的吗?”,还有的用小手比对不同岩石的形状。志愿者一一解答疑问,还教大家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细微结构。下课前,有孩子小声问:“明天还能看这些‘石头朋友’吗?”对自然的好奇,已悄悄在他们心中扎根。团队成员讲解岩石知识
手工课堂:指尖传薪火,故里育童心
作为黄继光烈士的故乡,四川中江的红色故事成为手工课的核心主题。志愿者们坐在孩子们中间,用朴实的语言讲述黄继光烈士的事迹:“咱们中江出了位英雄叔叔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他为了保护战友,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枪口,特别勇敢。”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孩子们听得格外专注,有的孩子还小声问:“英雄叔叔会不会疼呀?”
故事讲完,红色徽章制作正式开始。志愿者把粘土分发给每个孩子,手把手教大家揉圆、压平、塑形,再慢慢粘在一起、按压固定。孩子们的动作不算熟练,指尖沾着粘土也不在意,专注地调整着五角星的角度,像是在把对英雄的敬意一点点揉进作品里。
当孩子们把做好的徽章捧在掌心,有的挺直小身板互相“炫耀”,有的用小手轻轻抚摸徽章,眼神里满是自豪。随后的折纸环节,志愿者教大家折爱心、纸飞机,孩子们还发挥创意,给纸飞机画上“英雄图案”,举着作品在活动室里奔跑欢笑,红色的徽章与灵动的折纸相映成趣。小朋友们在折纸
小朋友展示自己制作的粘土徽章
自我清洁:学会守护健康的“生活技能”
考虑到孩子们的日常需求,志愿者们把“自我清洁与健康”搬进课堂,用实用的技能守护孩子成长。课堂上,志愿者通过“情景模拟”教大家处理小伤口:“如果不小心摔倒擦破手,要先用水把伤口冲干净,再用棉签蘸碘伏消毒,最后用纱布轻轻包好,记住不要包太紧哦。”
教“七步洗手法”时,志愿者提前画了简单的步骤图贴在墙上,还编了朗朗上口的口诀:“手心搓一搓,手背揉一揉,指缝交叉抠一抠,拇指转圈搓一搓。”带着孩子们边念口诀边做动作,有的孩子踮着脚够洗手池,有的动作不标准,志愿者就握着他们的手一步步纠正。
课堂最后,志愿者还分享了“书包分类放文具”“饭前一定要洗手”等小常识。有孩子举手说:“老师,我以后每天都这样洗手,还要教妹妹做!这些实用的技能,已悄悄变成他们想践行的习惯。
科普问答:趣味闯关的“知识小课堂”
科普课变成了一场轻松的“知识闯关游戏”。志愿者准备的题目都贴近孩子的生活:“树叶为什么会变黄?”“过马路要走什么线?”“吃哪种水果能补充维生素?”,涵盖自然、安全、生活等多个领域。提问声刚落,孩子们的小手就齐刷刷举了起来,有的踮着脚尖喊“我知道!”,有的怕志愿者没看见,还站起来挥手示意。
答对的孩子接过小贴纸或铅笔,开心地和小伙伴分享喜悦;答错的孩子也不气馁,凑到志愿者身边认真听讲解,直到弄懂知识点才满意坐下。一堂课下来,活动室里满是欢声笑语。有孩子说:“原来学知识这么好玩!”原本枯燥的常识,在趣味互动中变得鲜活又好记。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
暖心收尾:奖励与期待的“成长约定”
支教的最后一天,课堂变成了“表彰小会场”。志愿者们带来了铅笔、作业本、卡通贴纸等小奖品,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分发:上课爱提问的孩子拿到了心仪的笔记本,认真做手工的孩子拿到了喜欢的贴纸,积极参与游戏的孩子收获了小玩偶。
拿到奖品的孩子,有的小心翼翼地把文具放进书包,有的立刻把贴纸贴在衣服上,还有的抱着玩偶蹭了蹭,笑容比夏日的阳光还要灿烂。临走时,有孩子拉着志愿者的衣角小声问:“哥哥姐姐明年还会来吗?”志愿者笑着点头:“只要你们愿意,我们一定再来!”团队成员与小朋友的合照
五天的支教时光虽短,却在彼此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志愿者们把陪伴、知识与红色基因种进孩子们的童年,这份夏日的温暖,会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小光亮”,也让“三下乡”的意义在守护与传承中愈发鲜明。
撰文 | 孙敏晶
图片 | 黄名成 黄孝庆 马晓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敏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