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8日讯(通讯员 乔晨阳、魏秋琳、杨星宇、顾洁)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发展的号召,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禾愈方舟·五育同行”实践团,于暑假期间前往江苏省徐州市禾润康复中心,开展实践活动。志愿者们运用专业知识,用心陪伴,为这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点亮一盏融入社会的启蒙之灯。
▲图为实践团合照
在志愿活动中,使用视频导入法,向学生们播放简短有趣的植物视频。严格遵循“短时、多次、互动”原则,每播放30s便暂停,进行指认颜色等简单提问,并即时给予积极反馈。
▲图为实践团播放视频
考虑到孩子们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差,只能剪出较为基础的图形”的现实,志愿者们提供预剪好的简单图形,让孩子们使用安全的儿童剪刀进行简单的直线裁剪,重点放在“撕”、“贴”、“涂”等相对容易的动作上。
志愿者们采取“一对二”甚至“一对一”的陪伴模式,手把手辅助,并在孩子完成任何微小步骤时都给予及时、具体且热烈的语言鼓励,极大地缓解了孩子们的挫败感,提升了参与意愿。
▲图为实践团手把手帮扶
游戏环节采用“水果切切乐”的变体。为了避免单纯语言指令的失效,志愿者们运用了教案倡导的多感官提示:当举起水果图片时,不仅大声说“切!”,同时配合大幅度的挥臂切砍动作示范;当举起“炸弹”图片时,则高喊“蹲下!”,并立即蹲下抱头示范。视觉、听觉、动觉的同步输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响应规则。
▲图为水果炸弹游戏
此次深入康复中心的实践,是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基层教育的具体行动。未来,学院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青年学子投身特殊教育等社会服务领域,让青春在奉献与担当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乔晨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