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志愿者服务团队:以合唱为笔,绘就乡村文化振兴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26 23: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覃杨程   阅读 1.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响应“一老一小”服务提升与美育下乡的政策号召,邵阳学院音乐专业“心声”志愿者服务团队依托“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省级项目,深入乡村,以合唱艺术为载体,探索丰富留守儿童与乡村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路径。通过走访调研、组建团队、排练指导等实践,用歌声串联起情感纽带,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走访听心声:摸清需求,锚定美育方向

抵达乡村后,志愿者们率先开展走访调研,走进留守儿童之家、村部活动中心与老人家中,面对面倾听“一老一小”的精神文化需求。孩子们渴望接触新鲜的艺术形式,却因缺乏专业指导而对音乐望而却步;老人们怀念集体活动的热闹,却苦于没有合适的组织形式。乡村老师们也提到,美育资源的匮乏让孩子们的艺术培养长期处于空白。结合“美育下乡”政策要求,志愿者们明确:以合唱为切入点,既能填补乡村美育短板,又能兼顾不同年龄层的情感需求,是连接“一老一小”、助力文化振兴的有效方式。

图为志愿者走进留守儿童家中进行调研/摄 曹凯祥

组建聚合力:双线并行,搭建合唱舞台

基于走访结果,团队迅速启动“一老一小”合唱团组建工作。针对留守儿童,在村中招募成员,用趣味音乐游戏打破隔阂,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放下羞涩,主动加入“童声合唱团”;面向乡村老人,则依托村部活动中心,以“重温红色旋律”为主题吸引参与,组建“老年合唱团”。组建过程中,志愿者们既注重专业性——为两个合唱团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又突出公益性——免费提供乐谱与排练指导。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到后来的三十余人参与,两个合唱团的成立,不仅为“一老一小”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成为乡村文化振兴中一道鲜活的风景线。

图为志愿者给童声合唱团上课/摄 曹凯祥

排练育美育:歌声传情,厚植文化根脉

排练阶段,团队紧扣“美育下乡”与文化振兴核心,为两个合唱团量身定制内容。童声合唱团以《桐子花开》为核心曲目,这首歌背后湘西苗寨脱贫攻坚的历程,藏着“困境中生长”的力量,志愿者们将旋律与故事结合,引导孩子们在学唱、和声训练中,感受坚韧成长的精神,培养审美感知与团队协作能力;老年合唱团则以红歌与乡村振兴主题歌曲为主,排练《在希望的田野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排练时融入时代背景讲解,让老人们在熟悉的旋律中触摸乡村变迁,增强文化认同。排练中,志愿者们耐心纠正音准、调整节奏,更注重引导“一老一小”以歌抒情:孩子们用清亮嗓音唱出对未来的憧憬,老人们用醇厚声线传递对家乡的热爱,歌声里既有美育的温度,更有文化传承的力量。

图为志愿者为老年合唱团上课/摄 曹凯祥

此次调研实践,自愿者们深刻体会到:“一老一小”不仅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与传承者。通过合唱这一形式,既落实了美育下乡的政策要求,为乡村注入了艺术活力;又以“一老一小”为纽带,激活了乡村的文化内生动力——孩子们在美育中树立自信,老人们在合唱中找到归属感,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歌声而焕发生机。未来,“心声”团队将继续深耕乡村美育,让歌声持续回荡在乡村的田野与校园,为“一老一小”的幸福生活添彩,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苫光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覃杨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1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