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里的剪纸,脸谱上的彩虹——“小候鸟”志愿服务队把非遗课堂搬进乡村

发布时间:2025-07-26 18: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佳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新闻网讯(记者 邓俊芬)“咔嚓、咔嚓——”一把小剪刀在红纸间穿梭,像一只灵巧的红蜻蜓,抖落出一串碎屑,也抖落出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惊叹。7月18日,枝江市顾家店社区的活动室被暖黄色灯光和稚嫩笑声填得满满当当,武汉交通学院“小候鸟”志愿服务队的“非遗微课堂”在此开讲。王佳和姜曼清两位“05后”老师,把剪纸和脸谱从博物馆“搬”到乡村课桌,让三十多名“小候鸟”过足了“小小非遗传承人”的瘾。

“先别急着剪,让纸先‘说话’。”姜曼清把一张对折的红纸举过头顶,轻轻一抖,一个标准的“囍”字垂下来。她顺势讲起剪纸的“家世”——这门诞生于汉、繁盛于唐宋的指尖艺术,靠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就能把农耕社会的节气、嫁娶、图腾剪进窗棂,成为“无墨的版画”。

孩子们瞪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轮到实操环节,11岁的杨哲瑞一不小心把红纸剪得支离破碎,只剩几缕弯弯的“灯骨”,急得直皱眉。王佳蹲下身子,把碎片展开,对着窗外的阳光一举——斑驳的光点立刻穿过裂缝,碎纸立刻化作一盏闪闪发光的“星灯”。“瞧,你和太阳公公一起剪出来的灯!”一句话让杨哲瑞皱成包子似的小脸瞬间绽开,也让他明白:非遗不是“标准答案”,而是“自己的故事”。王佳又补上一句:“剪纸讲究‘千剪不断、万刻不乱’,你们今天剪断的是纸,连起的却是想象。”

脸谱绘画课上,京剧《说唱脸谱》的旋律一出,孩子们的小脚情不自禁地跟着旋律跺起来,王佳先卖关子:“关公的红脸为什么代表忠勇?张飞的‘十字门’黑脸为什么显得暴躁?”答案藏在代代相传的“脸谱口诀”里——红忠、黑直、白奸、黄骁、绿怪,每种颜色都是古代戏台上让观众一眼辨忠奸的“信号灯”。

小老师们一边讲解一边带着孩子们给石膏胚上色。“关公为什么是红脸?”“因为他很热!”6岁的杨梓涵奶声奶气地回答,引来一阵哄笑。姜曼清索性把调色盘推过去:“那今天让关公凉快凉快!”于是,粉眉毛的关公、蓝鼻子的张飞、甚至还有“彩虹渐变”的孙悟空横空出世。孩子们举着“四不像”的脸谱合影,社区工作人员看到后笑道:“非遗原来可以这么‘野’!”

智能制造学院团总支书记谢芳感慨:“非遗课堂带给孩子们的,不只是会拿剪刀、会调油彩的手艺,更在他们心里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明年,还要加入更精彩更多元的课程,让传统文化在乡村一年开一朵‘新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9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