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谢力 刘松昊 骆春 常乃心)2025年7月8日,长沙市开福区双河社区的活动室里掌声阵阵。长沙学院 “电亮青春・红心筑梦” 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社区,以一场生动鲜活的红色典籍宣讲活动,为中小学生们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从觉醒年代的初心觉醒到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从雷锋精神的温暖传承到“两弹一星”的强国豪情,红色基因在互动中流淌,革命精神在宣讲中扎根。
溯红色根脉:从觉醒年代读懂初心使命
“同学们知道《觉醒年代》里,是谁点燃了新文化运动的火种吗?”宣讲员王宇以此为引,将孩子们的思绪带回百年前的风云岁月。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呐喊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曙光,他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串联起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担当、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锐志。一张张历史图片、一段段热血故事,让孩子们触摸到那个年代青年的理想与赤诚。“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接过接力棒!”宣讲尾声,王宇的话语掷地有声,台下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燃雷锋薪火:小事里的向善力量直抵人心
“雷锋叔叔的袜子补了又补,却把省下来的钱捐给灾区,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宣讲员申明涛话音刚落,孩子们便高高举起小手。“我帮奶奶捶背算不算学雷锋?”“我把文具分给同学可以吗?”稚嫩的提问里,藏着对善的向往。申明涛笑着点头:“雷锋精神不在远方,就在弯腰捡起垃圾的瞬间,在帮助同学的温暖里。”互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为每个孩子送上精心挑选的书籍,鼓励孩子们能书中汲取更多知识,传承雷锋的好学精神。
铸强国脊梁:“两弹一星”精神点燃强国梦想
“当王淦昌爷爷隐姓埋名17年,在青海高原研制核武器时,他心里装的是整个国家的安全。”宣讲员梁子轩展示着“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老照片,将硬核的科技史转化为感人的报国故事。他用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场景举例,告诉孩子们:“从‘两弹一星’到北斗组网,一代代科研人用坚守诠释了‘爱国奉献、自力更生’的精神。”当讲到郭永怀用身体保护研究数据的瞬间,台下的孩子们屏息凝神,眼中满是敬佩。这场宣讲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大国重器的诞生历程,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
“红色故事里有信仰的力量,更有成长的密码。”双河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实践团成员也表示,将继续带着红色故事走进更多社区、学校,让信仰的火种在青少年心中燎原,让奋斗的基因融入青春的成长轨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常乃心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