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谭佳怡 范晨阳)青春播撒食安种子,科普守护舌尖安全。7月5日至6日,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光美好实践团的成员们前往荆州市太东社区和荆西社区,开展了以“食光美好,安全相伴”为主题的食品安全科普行动,旨在让食品安全真正地走进乡村,面向社会,惠及大众,保障不同群体“舌尖上的安全”,夯实乡村振兴健康根基。
太东社区:聚焦老人群体,守护“舌尖安全”
7月5日下午,志愿者们前往了太东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乡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安全风险点展开了细致讲解,如自制腌菜中亚硝酸盐过量、生熟食品混用刀具砧板等。通过“问答+科普”的形式,向老人们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老年群体的防范意识,进一步筑牢乡村食品安全防线!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太东社区老人科普食品安全知识
随后,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居民携手完成了精心设计的食品安全知识调查问卷。问卷聚焦老年人日常食品采购习惯、常见食品安全隐患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度调研,通过系统化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精准洞察乡村老年群体认知水平,为后续优化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筑牢数据根基,切实从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出发,助力乡村在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持续提升民生温度。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太东社区老人填写食品安全知识调查问卷
荆西社区:趣味互动科普,点亮心中食安火种
7月6日下午,为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科普行动,食光美好实践团的成员们走进荆西社区。针对儿童群体,实践团以“摆点+科普+奖励”的模式,为孩子们编织食品安全守护网,点燃孩子们关注健康生活的火种。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荆西社区小朋友们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竞答
实践团在荆西社区设立宣传点,很快就吸引了孩子们围观。志愿者们拿出问题小卡片,和孩子们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趣味竞答比赛,向孩子们普及“为什么不能喝生水”“如何辨别变质零食”等常见的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孩子们在奖品的鼓励下踊跃回答问题,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这种寓教于乐的科普方式让食品安全知识扎根孩子们的心底,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一颗食品安全的种子!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荆西社区的合影
本次食品安全科普调研活动在太东社区和荆西社区顺利完成。两次活动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余份,服务人数超500人次,让不同群众在“学知识、答问题、测认知、谈感悟”的互动中深入了解食品安全要点,切实提升了大家的科学饮食意识。这也是长江大学学子以专业服务社会、践行实践育人的体现。助力乡村食品安全治理,让“食光美好”的实践成果,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抹亮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谭佳怡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