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沈华燕) 7月22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微光志愿者服务队在荆州市城南街道郢都路社区开展的“荆彩楚韵·五育伴夏”暑期爱心托管班迎来特色课程——“漆扇雅韵・楚风疗愈”实践课堂。作为活动的重要环节,课程以“荆楚非遗漆扇+趣味实践体验+艺术疗愈”的创新模式,紧扣荆州非遗,巧妙融入艺术疗愈,力求让非遗之美与艺术疗愈无声浸润孩子们心田,为社区儿童营造兼具美育熏陶与心理滋养的专属空间,让夏日荆州楚韵在实践中悠悠传扬。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一起制作非遗漆扇
“孩子们,今天让我们走进荆州漆扇,解密传承千年的工艺密码吧!”志愿者们手持晕染好的荆州漆扇,结合卡通画纸,生动讲述从荆州楚墓出土到民间传承的漆扇匠心故事。随后,志愿者们融入楚凤、编钟等本地文化符号,用肢体与声音展现荆漆魅力,将非遗技艺与家乡文化深度融合,既开启了孩子们的艺术疗愈认知之门,也帮助他们建立起家乡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实践创作环节,志愿者们备好素面木扇、矿物颜料等材料,将传统漆艺简化为“底色晕染+楚韵图案勾勒”两步法,引导孩子借色彩与图案抒发内心,在创作中释放压力、激发创造力,让童心与匠心在漆扇上碰撞生长。“这是我做的荆楚漆扇,要送给奶奶!”小朋友们系上漆扇最后一道工序的吊绳,话语里满是喜悦。
▲图为漆扇成果展示
社区工作人员感慨:“孩子们在漆扇创作中既了解了荆楚非遗,又在实践中获得心灵释放,艺术疗愈真的落到了实处!” 作为团队的系列特色课程之一,“漆扇雅韵·楚风疗愈”与此前的“楚韵普通话”“荆楚文化飞行棋”“科普手工课”等课程一脉相承。这一一把荆州楚韵漆扇,串联起颗颗童心,借艺术疗愈促进了儿童积极心理发展。团队将继续挖掘艺术实践与心理疗愈融合点,让美育滋养童心,让疗愈力量持续传递,护航儿童全面成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希芝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