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金霞、张舟)为帮助少年儿童在成长关键期筑牢思想根基、拓展科学视野、提升安全防护能力,成都外国语学院“宜”暖童心,筑梦起航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宜宾市金胜社区,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涵盖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文化普及与安全教育等方面。
一、铭记历史,厚植爱国情怀
7月7日,七七事变八十八周年祭,团队为孩子们带来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图为爱国主义教育课前拓展 袁紫阳 摄
第一课:回顾烽火岁月
队员以七七事变为核心,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向孩子们清晰还原了那段民族危亡的岁月,包括日军发动侵略、战火蔓延的史实,以及中华儿女在苦难中奋起抗争的不屈精神。课堂尾声,全体师生共同低头默哀,以庄重形式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此课让孩子们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明确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传承爱国精神的方向。
▲图为讲解七七事变 袁紫阳 摄
第二课:追寻红色足迹
队员为孩子们讲述抗日英雄赵一曼的事迹,详细介绍其在东北抗日联军中的英勇战斗,以及被捕后面对酷刑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历程。英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引导他们树立“以青春护国”的信念,激励其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时代新人。
▲图为爱国主义教育 袁紫阳 摄
二、启迪智慧,探索文化奥秘
团队聚焦科普与文化,带领孩子们领略知识魅力。
第一课:感受华夏古韵
队员带领孩子们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殿堂。利用精心准备的课件,图文并茂地介绍西安、洛阳等历史古都的辉煌过往与代表性文物。课堂上,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亲身体验传统文化韵味。队员还讲述《白蛇传》等经典民间故事,结合提问互动,让孩子们在趣味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图为传统文化知识授课 袁紫阳 摄
第二课:认知中西差异
队员引导孩子们探索中西文化异同,运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对比日常问候(如“吃了吗”与“Hi”)、节日氛围(春节团圆与圣诞祈福)以及艺术风格(国画写意与油画写实)等方面的差异。讲解中融入具体案例分析,让孩子们清楚了解差异背后的文化背景,帮助其认识世界多样性,拓宽国际视野。
▲图为中外文化差异授课 袁紫阳 摄
三、守护成长,筑牢安全防线
团队重点开展安全教育,为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第一课:预防溺水教育
针对夏季溺水事故高发情况,队员为孩子们带来防溺水安全课。利用图片和道具,直观展示野外水域(如池塘、河流)中潜藏的暗流、漩涡等危险。重点讲解不慎落水时的自救方法——保持冷静、放松身体、漂浮待援,并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掌握要点。同时反复强调:发现他人溺水时,务必第一时间呼叫大人、寻求专业救援(如拨打110、120),切勿盲目下水施救。
▲图为预防溺水安全教育 袁紫阳 摄
第二课:预防校园暴力
队员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与校园安全,为孩子们讲授预防校园暴力知识。清晰定义校园暴力的形式(包括肢体冲突和言语伤害),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孩子们认识其危害。教授应对方法:学会倾听、换位思考,用友善沟通化解矛盾;鼓励孩子们在遭遇困难或伤害时,勇敢向老师、家长等可信赖的成年人寻求帮助。引导孩子们共同营造尊重、友善、和谐的校园环境。
▲图为预防校园暴力安全教育 袁紫阳 摄
此次系列课程取得显著成效。孩子们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铭记历史、厚植家国情怀;在科普文化课堂中开阔眼界、激发探索欲和好奇心;在安全教育中掌握关键的避险自救技能,提升安全防护意识。团队将持续关注儿童成长需求,用爱与知识为孩子们的梦想启航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舟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