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清晨8时,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地之子”实践团15名师生从学校启程,赴灵川县开展为期一周的地学科普与文化支教活动。团队先后走进桂北民俗博物馆和江头村爱莲家祠,通过沉浸式研学与互动课堂,将地球科学知识融入乡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出征合影。韦开福 供图
桂北民俗博物馆:解码多元文化,播种传承信念
在灵川县桂北民俗博物馆,实践团成员跟随讲解员深入了解桂北地区民俗文化。灵川地处桂北要地,多民族文化交融共生,民俗文物承载着桂北各族生产生活、婚嫁丧葬等历史记忆。从文物陈列中,成员们看见桂北文化在迁徙、融合中塑造的正直坚韧品格与多彩文化表达,沉浸式领略独特文化内涵,更坚定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信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了解桂北民俗文化。 麻凯 供图
参观之余,实践团化身“文化传播志愿者”,与游客一同完成趣味拓印,以青春力量助推民俗文化传播,筑牢基层服务决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游客讲解拓印。 韦开福 供图
江头村爱廉家祠:感悟爱莲家风,厚植家国情怀
江头村之行,实践团聚焦爱廉家祠,领略周敦颐“爱莲文化”传承的家风家训。伴随《爱莲说》朗诵,“爱莲江头,百年清风”的内涵沁入成员心间——从宽以待人、帮扶弱者的处世准则,到从政为官清廉务实、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千年文化基因在聆听中实现代际传递,让成员们深刻理解传统文化赋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爱莲堂朗诵《爱莲说》。韦开福 供图
行途悟思:锚定乡村振兴,厚植实践根基
此次灵川实践,实践团既触摸到乡村文化传承的温度,也洞察乡村振兴的现实课题。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国家政策对乡村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驱动作用,更明晰青春力量融入乡村建设的使命。这趟“探文化、传精神”之旅,为团队后续参与乡村振兴计划筑牢认知根基,让“大地之子”的服务初心,在文化沃土与实践磨砺中愈发坚定。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爱廉家祠前合影。韦开福 供图
撰文 | 富昱衡 袁琛 黄愉恬
图片 | 柴晗 韦开福 麻凯
一审 | 吕思慧
二审 | 陈文甫
三审 | 唐丽华
审核 | 许明佩 蒙相洁
校对 | 韦开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富昱衡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