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儒德致学实践队:于日照非遗剪纸中探寻文化新韵

发布时间:2025-07-26 16: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心妍   阅读 1.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儒德致学实践队走进日照非遗集市,开展了一场以“剪纸映红韵,非遗焕新章”为主题的参观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剪纸这一传统非遗技艺,深入挖掘其与红色文化的融合点,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青春活力。

踏入非遗集市,邂逅剪纸魅力

阳光倾洒在日照非遗集市的青瓦白墙间,为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土地镀上一层暖金。实践队队员们怀着期待与好奇,踏入了这片传统艺术的海洋。集市上,剪纸作品展览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一幅幅剪纸作品或悬挂于墙面,或陈列于展台,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队员们首先被传统剪纸的精妙技艺所震撼。那些以花鸟鱼虫、神话传说为主题的作品,线条流畅细腻,造型栩栩如生。每一刀、每一剪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展现出传统剪纸艺术的深厚底蕴。而在众多作品中,红色题材的剪纸格外引人注目。“飞夺泸定桥”的剪纸作品,以简洁而有力的线条,勾勒出红军战士在铁索桥上奋勇向前的英勇姿态,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非遗展览

对话非遗传承人,解锁创作密码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剪纸艺术的奥秘,实践队队员们有幸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传承人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他从事剪纸艺术已有数十年,手中的剪刀仿佛是他与世界对话的魔法工具。

老人向队员们介绍了日照剪纸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他提到,日照剪纸源于民间,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与愿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创作技巧方面,老人亲自示范,从纸张的选择、折叠到剪刀的运用,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队员们纷纷围拢过来,仔细观察、认真聆听,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在传承人的指导下,队员们还亲自尝试了剪纸创作。虽然初次上手略显生疏,但大家都沉浸其中,感受着传统技艺带来的乐趣与挑战。

▲图为实践队队员剪纸练习作品

探讨融合之路,共绘文化新篇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们围绕“剪纸艺术与红色文化的融合”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剪纸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将两者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丰富剪纸作品的内涵,还能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走进大众的生活。

队员们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想法。有的建议将红色故事改编成剪纸连环画,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讲述革命历史;有的提出开发红色主题的剪纸文创产品,如书签、笔记本等,让红色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学习与工作;还有的计划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剪纸艺术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短视频,扩大传播范围,吸引更多人关注。

此次日照非遗集市之行,让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儒德致学实践队的队员们收获颇丰。大家不仅领略了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深刻认识到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之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刘心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心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8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