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冰纹藏楚韵,蜡刀一笔续千年——湘西蜡染里的楚风对话

发布时间:2025-08-27 23: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石霄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七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楚韵·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怀着对传统技艺的热忱,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的蜡魂艺术馆,与湘西蜡染非遗传承人王曜的弟子刘东老师,开启一场“蓝白之间与楚韵交融”的探寻之旅。

图为刘东老师进行蜡染上蜡场景

蜡魂艺术馆内,蓝靛的清苦与蜂蜡的温润交织,刘东老师正专注于蜡染制作。铜蜡刀在他手中灵活游走,蘸取熔蜡后轻落布面,勾勒出苗族图腾的曲线。“画蜡要稳,像楚地巫祝画符般凝神”,他边说边转动手腕,蜡液遇布凝成亮白线条,待其凝固,便将布浸入蓝靛染缸,水面泛起细碎泡沫,蓝白渐次晕染,恰似楚地山水的朦胧意境。

图为蜡魂艺术馆中的蜡染作品

见队员们跃跃欲试,刘老师便指导大家体验画蜡。“刀刃要贴布面,力度太大会戳破,太轻蜡线会断。”有队员手一抖,蜡液凝成歪线,刘老师笑着点拨:“这不就是天然的冰纹雏形?顺势补几笔,倒有了峡江浪痕的野趣。”队员们轮流执刀,虽线条稚嫩,却在蜡与布的触碰中,体会到“以蜡为笔,以蓝为墨”的匠心。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老师的教学下尝试体验蜡染技艺

采访中,刘老师展示了馆内佳作。《梦想锦绣》中,楚地巫傩纹样与苗族图腾交织,蓝白渐变间透着“信巫鬼”的古老气息;传统作品里,蝴蝶妈妈、龙舟纹等图案,皆可见荆楚文化与湘西民俗的交融。“蜡染的魂在冰纹,就像楚文化的根在传承”,他指着一件融入现代几何纹的蜡染帆布包,“老纹样是骨,新设计是血,才能让蓝白艺术活起来。”

图为“拾遗·楚韵”团队与刘东老师合影

离开艺术馆时,队员们指尖仍留着蜂蜡的黏润与蓝靛的微凉。此次探访不仅触摸到蜡染的细腻肌理,更读懂了蓝白之间流淌的楚韵文脉。团队坚信,当蜡染的冰纹里既藏着古老巫风,又映着当代光影,这门技艺便会如湘西的溪流,载着千年故事,在创新中奔向更远的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石霄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