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必行,全家“塑”新 —— 温州医科大学“秤心家塑”实践团开展教师体重健康管理专题培训

发布时间:2025-07-25 21: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丁亚蕾 沈芯竹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丁亚蕾 沈芯竹)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健康体重管理专项行动,推动家庭健康生态构建,近日,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秤心家塑”实践团深耕瑞安市陶山镇,以“科学管理体重,守护家庭健康”为核心理念,围绕“饮食、运动、压力、睡眠、慢性病管理”五大维度,系统传递体重健康管理的科学方法与实用技能,助力教师群体成为家庭健康“引路人”,通过“教师赋能+家庭联动”的创新模式,形成“一人学习、全家受益”的健康新风尚。

科学饮食:让健康理念融入家庭餐桌

在饮食方面,实践团创新引入“双师协同”模式:护理专业师生负责体重管理核心知识传授,特邀营养学家与运动康复专家进行个性化方案指导。在饮食模块,通过“食物模型拆解”与“家庭菜谱优化”实操,帮助教师掌握“全谷物+优质蛋白+彩虹蔬菜”的科学膳食结构避免“压力性进食”和“情绪性暴食”。同时,结合家庭用餐场景,倡导“家庭共餐、健康共享”的理念,鼓励教师将健康饮食观念融入家庭生活,带动家人共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图为饮食理论讲解后,邀请一位老师上前进行“趣味配餐”活动。通讯员 李佳宴 摄

运动赋能:让碎片时间“动”起来

在运动模块,针对教师久坐特点设计“办公室微运动”,并开发“家庭运动处方”,如“晨起5分钟亲子瑜伽”“晚间家庭健步走”等,将碎片化时间转化为健康增量。实践团现场示范适合教师群体的办公室拉伸操、居家简易训练动作,并鼓励教师带动家人共同参与,如亲子跳绳、家庭散步等,营造全家动起来的健康氛围。

图为实践团成员准备的运动板块,让老师们意识到运动就在身边的“运动猜猜乐”活动卡片。通讯员 李佳宴 摄

慢病防控:筑牢家庭健康防线

针对教师群体常见的高血压、颈椎病等问题,实践团用案例分析讲解早期干预方法,比如“每天3次转头运动预防颈椎劳损”“借助艾灸按摩进行缓解酸痛”“炒菜时用限盐勺控制摄入量”,并鼓励教师将这些知识教给家中长辈。“现在知道爸妈总说的‘头晕’可能和盐吃太多有关,回去就买个限盐勺教他们用。”一位年轻教师认真记录着知识点。

图为实践团成员用艾灸帮助老师缓解日常久坐低头办公带来的颈椎酸痛等问题。通讯员 方琪 摄

实践团通过互动游戏与案例分析,引导教师识别自身压力源,学习情绪调节技巧。培训现场,教师们通过“压力气球”互动游戏释放职业压力,学习“478呼吸法”与“睡前仪式感”技巧,“和孩子一起读10分钟健康绘本,自己用热水泡脚代替刷手机,全家同步进入‘睡眠模式’”,将理论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方案。

图为一位老师在压力气球上写下自己目前生活中健康困扰。通讯员 黄敏竣 摄

家庭健康计划:从“知道”到“做到”

培训最后设置“家庭健康计划制定”环节。在实践团指导下,教师们结合家庭情况写下具体目标:“每周三晚全家吃‘彩虹晚餐’”“每天睡前和孩子一起做5分钟拉伸”“每月给父母测一次血压”。一位班主任的计划里特别提到:“下周班会课教学生‘健康食物分类’,让孩子们成为自己的‘家庭健康监督员’。”

政策领航,家庭联动:让健康转变从“一人”到“一家”

“以前总觉得体重管理就是减肥,今天才真正明白,体重管理其实是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培训结束后,一位参训教师感慨地说道,“回去后,一定要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人,尤其是孩子,要从小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老师们合影。通讯员 黄敏竣 摄

作为温州医科大学“健康乡村”战略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不仅响应了国家关于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的双重号召,更通过“专业赋能+家庭参与”的创新路径,为基层教师群体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健康管理范式。正如实践团指导老师所言:“当教师成为家庭健康的‘火种’,科学健康理念将如蒲公英般在乡村大地落地生根,最终实现‘一人学健康,全家共成长’的美好愿景。”实践团将持续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面向不同家庭成员开展定制化培训,推动体重健康管理理念落地生根,助力构建全民健康新格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亚蕾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9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