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一家亲,民族团结民勤行

发布时间:2025-07-25 21:2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乔海彬   阅读 8.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14日,西北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足迹的力量 小红马青春行”河西走廊实践团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进行实地调研活动。这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组成的队伍,带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先后走访社区、学校、企业、政府部门等单位,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用脚丈量祖国的大地,用声音传递奋进的力量。

一、聚焦基层点:社区治理与融合实践调研

实践团在城区街道办事处东关社区、苏武镇、三雷镇等地开展调研活动,深刻感受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实践团考察了该社区以“红色小三角 服务大民生”为品牌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调研了“11345”社区治理工作机制,并参观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室。该社区是民勤县打造的“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标准化社区,社区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协调各类专业力量,常态化开展面向各族群众的惠民利民服务。在三雷镇,与社区干部和群众代表的座谈会上,社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社区铸牢工作经验,并走访清真牛羊屠宰交易市场,与企业负责人交流民族团结的基层实践。负责人讲到“各族群众互相帮助、真心对待,日子才能越过越好”,这朴素的语言是社区日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民族团结根基的生动写照。

二、访村委,众交流

实践团成员随后走访了苏武镇千户村、西茨村,并与当地村委会、驻村干部及乡贤能人代表座谈。基层干部介绍了党和国家对基层工作的方针与政策,民勤县在基层工作中的思路与具体成效,村干部表示:“从村民角度看民族团结,设身处地地为村民着想,让民族团结政策深入人心,村干部要把事情做好、做实,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团结一家亲!”实践团成员获得了宝贵的启示。

三、访农户,提新知

在民勤县苏武镇西茨村,同学们来到马素福夫妇的家中,墙上十几张鲜红的“三好学生”奖状格外醒目。这是他们12岁女儿的“成绩单”,也是全家从深山搬到沙漠绿洲十余年的幸福见证。“当初为了能过上好日子,让娃念好书才来民勤,现在看来是来对了!”马素福大哥摩挲着奖状,眼角的笑纹里盛着满满的自豪。十多年前,夫妇俩带着年幼的女儿从东乡山区来到民勤,在邻里朋友们的帮助下建起了养殖场,如今全家不仅扎下了根,还靠着勤劳过上了好日子。这样的故事,在民勤的村村落落随处可见。一幅幅农业有干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奔头的画卷,正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在沙海绿洲中徐徐展开。

实践团深入基层,全面掌握党的新时代民族政策,深刻认识到民族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切身感受到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蓬勃精神。实践团以脚步丈量大地,用耳朵倾听民声,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融入学业与事业追求中。实践团未来将继续扎根基层,既做理论的“解读者”,更做实践的“倾听者”,推动理论宣讲从实际出发,向广阔城乡传递温暖力量。这份实践凝聚的“薪火”,必将在持续行动中照亮街巷阡陌,生动展现理论的生命力与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乔海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6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