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筑梦实践队深耕岗尾村:红色基因活态传承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26 14: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阮素妍 林嘉如   阅读 9.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心筑梦实践队第三年走进广州市白云区岗尾村。本次实践以党建共建为引领,通过红色基因活态传承与精准民生服务,探索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动能。

党建共建:深化校村联结

7月7日,实践队与岗尾村党支部举行“校村党建共建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三年结对进入制度化合作新阶段。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村党支部书记刘灿邦带领村干部代表分享基层治理经验:“乡村振兴要扎根田间地头,惠民政策必须讲透做实。”

(党建共建挂牌仪式)

(座谈会)

实践队员小徐在连日走访中感触颇深:“村民见到村干部时真诚的笑容,甚至远远望见带领我们的村干部,一声声爽朗的招呼,那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和热情,是村干部和村民关系融洽的最直接体现,更是他们在基层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所收获的珍贵回响。那一刻,书上学到的‘密切联系群众’变得无比鲜活生动。”

(实践队员发言)

来自有相似乡村背景的队员小钟提出建议:“岗尾村老一辈讲述的农耕记忆、抗战故事极具历史价值。建议建立老中青三代联动的村史传承机制,让孩子们用短视频、手绘地图等新形式传播本土文化。该建议获得村书记现场响应:“特别期待未来能在挖掘和活化村史文化、深化志愿服务、提升乡风文明等方面,尤其是在培养年轻一代村民的文化认同感上,得到实践队师生更持续、更深入的智慧和行动支持!”

(实践队员发言)

寻迹传承:青老党员共话初心路

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村,岗尾村不仅承载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使命,更蕴藏着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村内现存甘先烈士故居等红色遗址,见证着峥嵘岁月。在前期对岗尾村红色资源和历史脉络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实践队今年创新开展了“寻迹•传承”口述史计划,将镜头和笔触对准亲身参与村庄建设、赓续红色血脉的老党员们。

在村干部的陪同下,队员们分成两支小分队拜访了多位为岗尾发展倾注心血的老党员。在第三经济社党支部81岁老党员徐桂妹老人家中,精神矍铄的她回忆起1983年入党的情景和担任生产队副队长时的岁月:“那时候,带领乡亲们搞生产,心里就一个念头,让大伙吃饱穿暖!肩挑背扛是常事,抢收抢种,事事都要带头干。虽然条件艰苦,但党员就得在关键时候站出来!”徐婆婆朴实的话语,生动诠释了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扁担精神”。

(走访老党员)

在第五经济社党支部68岁老党员刘润田家,这位1979年参军、同年入党的退伍军人分享了他的故事。“在部队大熔炉里淬炼了党性,回村后这四十多年,就想着为乡亲们做点实在事。”退休后,他一直是村里志愿服务的“活跃分子”,无论是清洁家园还是关爱邻里,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党员身份不是退休证!只要还能动,就要尽一份力。参加组织生活、服务邻里,这不仅是对组织的承诺,更是咱党员的本分!”刘叔话语铿锵有力,他的经历是践行“退伍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生动写照。

(走访老党员)

实践队走访甘先故居后,还组织了现场访谈,让青年学子在历史现场感悟初心。队员们认真倾听、记录、整理这些珍贵的历史片段和个人记忆,力求保存下这片土地上的奋斗故事与精神密码。

(现场访谈)

连续两年扎根岗尾,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个“百千万”工程示范村不仅有目标清晰的当下,更有故事感人的过去。负责记录的队员小吴感慨,“倾听徐婆婆、刘叔这些老党员发自肺腑的讲述,触摸到的是鲜活的历史和信仰的温度。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回答了“什么是党员的初心和担当”。

力行实干:精准服务解民忧

实践队聚焦“一老一小”需求开展专项行动:在村图书阅览室,队员们化身“乡村书屋美化师”,完成500余册图书的电子建档与分类管理,打造标准化乡村阅读空间;同时,“银龄关怀”行动则深度融合省级科创项目《南飞之翼:候鸟式养老模式研究》,入户走访30户重点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开展“倾听一刻钟”活动,耐心陪伴老人拉家常、忆往事,疏解其孤独感。项目负责人小胡表示:“这次在岗尾村的实践,深刻感受到乡村养老需求的迫切性与复杂性。这些一手资料将为项目的研究提供实证支撑。

(整理书屋)

(银龄关怀活动)

青心筑梦实践队此次岗尾之行,是一次思想淬炼与实践锻炼的深度融合。通过“共建”与“座谈”,他们加深了对国家治理根基的理解,锤炼了群众工作能力;通过“聆听”与“对话”,青年们从老党员的历史沉淀中汲取信仰力量;通过“实干”与“服务”,他们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村民送去了切切实实的关怀与便利。活动全方位践行了“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使命担当,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青春动能。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深化与岗尾村的共建联系,总结推广经验,探索长效服务机制。

(大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嘉如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