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薪传助振兴 泗水润兴谱新篇 ——山东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团队探寻泗水产业振兴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25 16: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邱海洋 颜芳奕 文明超 郭昊林   阅读 6.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邱海洋、颜芳奕、文明超)7月25日山东科技大学“齐鲁薪传,泗水润兴”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济宁市泗水县,循着“产业兴则乡村兴”的发展脉络,先后走访张氏机床附件有限公司、葡萄产业园、鲟鱼养殖基地及玩具生产车间,在机器轰鸣与瓜果飘香中,探寻乡村振兴的“泗水答案”。

在泗水张氏机床附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械臂精准作业,工人师傅们各司其职,一件件精密的机床附件从这里走向全国市场。“这个从小型生产作坊发展到如今产品远销海内外的中大型企业,靠的就是‘专精特新’这条路。”企业负责人的介绍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传统制造业的“老树发新枝”,正是乡村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通过技术革新与市场对接,本土企业既能扎根乡村吸纳就业,又能成为县域经济的“强引擎”。

▲图为全体队员在机床厂的合影 

离开工业厂区,团队一行来到泗水葡萄产业园。连片的葡萄藤沿架攀爬,翠绿的果实挂满枝头,农户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这1200亩葡萄园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不仅引进了阳光玫瑰、夏黑等优质品种,还搞起了采摘游、线上直播,一亩地能比传统作物多赚3倍。”产业园负责人指着远处的冷链物流车说,如今葡萄从采摘到发货不超过6小时,“泗水葡萄”的品牌已经打响。看着农户脸上的笑容,队员们真切体会到,特色农业“接二连三”(连接第二产业加工、第三产业文旅),才能让土地里长出“金疙瘩”。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葡萄产业园 

随后,团队探访了当地鲟鱼养殖基地。清澈的养殖池内,体型修长的鲟鱼往来游动,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设备监测水质和水温。“利用泗水优质水源搞生态养殖,鲟鱼不仅肉质好,深受消费者青睐,而且一条鱼还能实现‘全身增值’。”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还带动周边多户农户参与养殖,实现年均增收增长。从“靠水吃水”到“养水富水”,生态养殖的“循环经济”让团队看到了乡村产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可能。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鲟鱼养殖基地 

最后一站,团队走进泗水玩具生产车间。车间内,工人们正熟练地组装、缝制各类玩具,这些产品将通过跨境电商发往欧美市场。“通过承接外贸订单,把‘泗水制造’卖到了海外,还为村里妇女、老人提供了灵活就业岗位。”企业负责人说,目前车间已有百余名本地员工,人均月收入已超本地平均水平。小小的玩具不仅串起了产业链,更串起了村民的“就业梦”,让大家实现“家门口上班、钱袋子鼓起来”。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鲟鱼养殖基地 

一路走访,一路收获。从精密制造到特色种养,从传统加工到品牌打造,泗水县以“产业振兴”为支点,撬动乡村发展新活力。山东科技大学“齐鲁薪传,泗水润兴”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邱海洋和颜芳奕表示,将把此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实践成果,以青年视角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用专业所长助力县域产业发展,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绽放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昊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