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护航筑梦行,实践赋能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25 16: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尹星雨   阅读 2.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关注儿童成长、守护儿童心灵是志愿服务的重要使命。为提升儿童的团队协作能力、情绪管理素养与动手实践能力,7月17日,山东女子学院 “向日葵” 志愿服务队走进济南市长清区童善儿童关爱中心,志愿者们以趣味互动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精心设计的环节为儿童搭建成长平台,在传递关爱的同时,助力其全面发展,彰显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你画我猜:协作竞猜中激活多元能力

“你画我猜” 活动以团队竞技为形式,通过绘画表达与快速竞猜的结合,旨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同时在轻松氛围中提升反应速度。志愿者将儿童分为两组,明确规则:每组轮流派出代表根据指定词语作画,其余组员依据画作抢答,以最终得分确定获胜组并分发礼品。为适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水平,题目设置兼顾具象与抽象。活动中,作画者需用最简洁的线条传递核心信息,考验提炼特征的能力;抢答者则需快速捕捉画面关键元素,锻炼联想与推理能力。两组儿童在竞争中展现出强烈的团队意识,抢答时,全员专注思考,形成 “一人作画、全员助力” 的协作氛围。最终获胜组的欢呼与失利组的互相鼓励,共同构成活动的温暖底色。该活动突破传统游戏的娱乐属性,将能力培养融入互动,让儿童在团队协作中理解 “分工” 与 “配合” 的意义,在竞猜中提升思维的敏捷性。

图为儿童积极举手抢答问题.

情绪猜猜猜:情景演绎中构建情绪认知体系

“情绪猜猜猜” 活动聚焦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通过情景表演与互动讨论,帮助儿童识别 “开心”“生气”“难过”“惊讶” 等基础情绪的外在表现,学习情绪的合理表达与初步调节方法,为构建健康心理防线奠定基础。志愿者首先引导儿童观察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的关联,随后邀请儿童上台抽取情绪卡片,通过表演传递情绪状态,台下儿童猜测并分享 “遇到这种情绪时的处理方式”。志愿者对这些想法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出简单可行的情绪调节技巧,如 “用语言说出来”“做喜欢的事转移注意力”。活动突破传统心理教育的说教模式,让儿童在 “演” 与 “说” 中主动探索情绪规律。通过亲身体验,他们不仅学会识别自身与他人的情绪信号,更掌握了初步的情绪管理工具,为形成积极的心理适应能力提供支撑。

图为儿童上台进行情景演绎

扭扭棒制花:巧手创作中培育审美与专注力

“扭扭棒制花” 活动以彩色扭扭棒为材料,通过五瓣花的立体造型教学,锻炼儿童的手部精细动作与空间想象力,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培养耐心、专注力与审美情趣,让儿童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创造的价值。志愿者先讲解扭扭棒的可塑性特点,随后示范标准化制作流程:五根同色扭扭棒中部拧合为花心,两端弯折成弧形花瓣,绿色扭扭棒缠绕为花茎并塑形叶片。儿童们专注于手中的扭扭棒,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熟练,当一朵朵形态各异的花束完成时,成就感溢于言表。有的儿童为作品命名 “希望之花”,有的将其送给志愿者表达感谢。活动通过手工创作,让儿童在重复的弯折、调整中培养专注力,在色彩与造型的搭配中提升审美感知,更在 “从无到有” 的过程中建立 “付出即有收获” 的信念。

图为志愿者辅助儿童制作作品

本次童善儿童关爱中心的实践活动,以 “能力培养” 为主线,通过三项特色活动形成有机整体:“你画我猜” 强化团队协作与思维活力,“情绪猜猜猜” 构建情绪认知与心理韧性,“扭扭棒制花” 培育动手能力与审美素养。三项活动虽形式不同,但均以儿童为中心,通过 “参与式”“体验式” 设计,让教育目标自然融入活动过程,实现 “玩中学、学中长” 的效果。

志愿者们在活动中不仅是组织者,更是引导者与陪伴者,他们用耐心回应每个孩子的需求,用鼓励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让儿童在关爱中感受温暖。未来,山东女子学院 “向日葵” 志愿服务队将继续深耕儿童关爱领域,结合专业优势设计更多针对性活动,以青春力量护航儿童成长,让志愿服务成为连接青年与社会的温暖纽带,在助力儿童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持续贡献力量。(通讯员 尹星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尹星雨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8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