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水资源保护全民行动走深走实,7月9日至10日,长江大学“碧波长歌”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围绕水环境治理与当地历史文化传承,开展了一场集水资源调研、红色教育、科普宣传、志愿服务于一体的多维度实践活动。队员们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支撑,深入调研水环境现状;用生动鲜活的讲解,向群众传播水环境保护知识;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厚植爱国情怀。
7月9日,团队沿洪湖湖岸线开展调研,观察记录相关水质情况。完成湖岸线的实地调研后,团队马不停蹄地与洪湖保护区管理局展开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座谈。座谈会上,气氛热烈而庄重。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首先向团队介绍了近年来洪湖治理的实况。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并就各自关心的问题与管理局工作人员展开深入交流。针对水质改善提升较慢这一关键问题,双方探讨了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
图为团队在洪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合照 詹晟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实地考察洪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某区域 杨逍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座谈 吴梦佳供图
午后稍作休息,团队成员一同参观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过程中,成员们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看文物,认真聆听讲解,并不时相互交流感受。一位成员感慨道:“以前只是在书本和电影中了解洪湖革命历史,今天亲身来到这里,看到这些珍贵的文物,听到这些感人的故事,才真正体会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洪湖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杨逍供图
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强公众的节水护水意识,营造人人参与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团队成员在参观结束后沿街进行环境保护宣传与问卷调研工作。
图为团队成员面向青年群体展开问卷调研 孙志聪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面向一对母子进行问卷调研 秦燚供图
图为指导老师面向街边商户开展问卷调研 秦燚供图
7月10日上午,团队到达荆州市洪湖市香山村村委会的爱心托管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水环境保护” 科普宣讲活动。在课上,秦燚化身老师为学生们讲解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钟鱼佳,梁柳玉化身魔术师带领学生们一起表演魔术。学生们的眼睛都被课堂吸引住,踊跃参与到课堂中。
图为团队成员向香山村爱心托管班的青少年科普水环境保护知识 吴梦佳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向向香山村爱心托管班的青少年展示水环境相关的小实验 吴梦佳供图
下午兵分两路,一队赴万家墩村深入调研,另一队参观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园后投身环保实践。团队成员抵达村庄后,首先与村干部进行了座谈,详细询问了村庄的人口结构、主要产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垃圾收集处理模式等。村干部介绍,村里近年来在环保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环保意识。随后,团队成员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亲切交流,倾听他们对洪湖生态变化的感受、对环保政策的知晓程度以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与生态保护相关的难题。
图为团队成员与万家墩村委会主任进行访谈 梁柳玉供图
图为万家墩村委会主任带领团队参观村民环境保护积分超市 梁柳玉供图
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记录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军民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蕴含着深厚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团队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纪念园内的陈列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介绍,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辈们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们带着垃圾袋、夹子等工具,在纪念园周边及临近的洪湖岸段开展了垃圾清理活动。他们弯腰捡拾地上的塑料袋、废纸等垃圾,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在清理过程中,还向过往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呼吁大家共同爱护洪湖的生态环境,让红色土地上的绿色家园更加美丽。
图为团队成员瞻仰革命烈士军功勋章和遗物 杨逍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在江滩公园进行沿河沿岸进行垃圾清理 秦燚供图
在整个活动中,青年队员们展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他们不畏酷暑,积极投身于红色学习和生态调研实践中,用青春的活力和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这种担当不仅体现在对历史的敬畏和传承上,更体现在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上。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洪湖的生态保护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洪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让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绿色家园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柳玉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