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动科学院学子:以双阶服务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25 14: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礼乾   阅读 2.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青春绽光・文明乡行”滨海县志愿服务小队利用双阶段实践锚定乡村振兴需求,以“文明志愿”为核心定位,创新构建双阶段服务体系:首阶段深耕养殖基地实操场景,依托动科学院专业优势,为奶牛、鸡鸭鹅等畜禽提供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技术服务,切实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次阶段深入滨海港镇各个乡村,通过"科普宣讲+环境整治+文化赋能"的组合拳行动,靶向解决乡村文明建设痛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技术赋能生产、文明浸润生活"的双轮驱动力。

近日,团队先奔赴江苏宿迁、高邮等地规模养殖基地,依托动科学院畜牧专业技术积淀,他们如同养殖领域的“守护天使”,为奶牛、白鹅等畜禽提供全链条技术赋能服务。团队成员深入圈舍开展疫病监测,结合夏季高温养殖特点制定防暑降温方案,同步指导养殖场优化饲料配比与粪污处理流程,以专业力量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图为志愿服务小队乡村振兴实践出征合影

实践首阶段,团队聚焦规模养殖基地,化身养殖领域的“守护天使”,用专业技术为畜禽养殖保驾护航。在高邮白鹅养殖基地,队员们协助开展群体病原抽检,为重点个体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每只白鹅的羽色羽长、体重等生长指标,形成《高邮白鹅养殖个体档案簿》,可第一时间发现疫病并采取隔离免疫措施,有效避免疫情扩散。同时,团队结合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为养殖户制定白鹅专属养殖成本优化“宝典”,根据白鹅不同生长阶段精准调整饲料配方,如产蛋期注重钙、磷补充,添加贝壳粉、骨粉并控制粗纤维含量,在保证产蛋率的同时减少饲料浪费。

图为团队成员检查并记录白鹅各项生长指标

随后,团队转战宿迁奶牛养殖基地,助力奶牛养殖产业科学化、精细化发展。队员们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为小牛犊采血取样,使用专业设备检测血糖、血脂等10余项生理生化指标,结合小牛犊日龄、饮食等情况剖析健康状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出解决方案。此外,他们还对成年奶牛的体高、体斜长等关键指标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构建生长发育评估模型,为养殖户制定科学繁育计划、把握配种时机和预测产奶高峰期提供依据,得到养殖户的高度赞誉,有养殖户感慨:“以前凭经验养牛,现在有了专业指导,心里更有底,养牛也更有信心了!”

图为团队成员给小牛犊采血取样

在此次畜禽养殖基地志愿服务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实践与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拓展了人脉资源与合作机会。下一步,志愿服务小队将以更昂扬的姿态开启第二阶段实践,深入滨海港镇各个乡村腹地。队员们将怀揣前期养殖基地服务积淀的专业底气,以漫画手册、主题讲座为载体,让文明理念穿透阡陌街巷。这支由动科学子组成的青春队伍,正以"技术扎根生产、文明滋养生活"的双轮驱动模式,在滨海热土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让专业之光与文明之花在乡野间同频绽放,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蓝图增添属于青年一代的浓墨重彩。


撰文 | 朱礼乾 李泽宇

图片 | 沈黄俊 李洪亮

排版 | 朱礼乾

指导老师 | 李碧春 李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礼乾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