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奥秘引路,点亮思维灯塔——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开展趣味数学课程

发布时间:2025-07-25 13: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余颖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为了打破当地学生对数学“枯燥难学”的刻板印象,有效提高他们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7月16日,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在马鞍山社区精心策划了一场趣味数学课程。活动巧妙地将数字与逻辑的奥秘融入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为当地学生带来了一堂颠覆认知的数学体验,让抽象的概念在动手实践中变得易于理解。

“提到数学,大家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密密麻麻的公式,还是绞尽脑汁也解不出的难题?其实,数学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课堂伊始,殷远璋老师以一段充满引导性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打破了他们对数学的刻板认知。在“逻辑推理思维”的环节,一场别开生面的“酒杯翻转游戏”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面对三种不同初始状态的酒杯,以及每次翻转特定两只的规则,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积极讨论并动手模拟。在一次次的尝试与验证中,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找规律”的挑战更是精彩纷呈,从“1=O ONE、2=W TWO、3=R THREE”这样富有创意的线索,引导大家推导“4=?”。同学们踊跃发言,在字母与数字的奇妙关联中,充分感受到了逻辑思维的无穷魅力。

“整体拆解思维”的板块同样精彩。殷老师通过正方形与三角形的代数运算题,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们如何拆解复杂的等式,并从中寻找变量关系。“逆向思维”的训练则以一个经典的“细菌分裂”问题为例——“若60分钟能完全装满杯子,那么何时能达到一半?”这个问题让学生们起初陷入了埋头计算的模式,直到殷老师一句点拨:“试着倒着想!”,同学们顿时恍然大悟,惊叹声此起彼伏。整堂课程聚焦于“思维转换”,无论是拆解复杂等式的“拆解法”,还是拼接图形求面积的“割补术”,一个个实用且巧妙的解题技巧,都在生动的例题中得到了自然而有效的渗透。“我们不是在教公式,而是在教大家如何去思考。”殷老师一边生动地示范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用圈点勾勒的方式,将不规则的图形巧妙地转化为熟悉的形状。学生们也积极地跟着动笔演算,他们的作业本上,渐渐涌现出了一系列跳脱常规的解题思路。

课堂上,学生们从被动聆听的角色转变为主动探索的主体,围绕着一个个问题,他们踊跃发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推导字母与数字关联的“找规律”,到运用“割补法”破解图形难题,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让数学从原本的“枯燥公式”升华为充满乐趣的“趣味解谜”。许多学生在课后难掩兴奋地表示:“原来数学可以像玩游戏一样有趣,越琢磨越上瘾!”

课程结束后,有记者采访到殷远璋老师。他表示:“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能够让孩子们真正发现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探索欲。更重要的是,我想传递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思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