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理工学院“艺美学践——织锦传艺宣讲团”走进灵水社区:非遗壮锦“活”起来,壮乡文化润人心

发布时间:2025-07-25 13: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梁磊 郭明朗   阅读 2.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李骞忆 梁磊 郭明朗)为传承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技艺走进寻常百姓家,7月9号,南宁理工学院“艺美学践-织锦传艺宣讲团”走进南宁市武鸣区灵水社区,开展了一场壮锦文化体验活动。社区居民与孩子们齐聚一堂,在听讲解、赏纹样、做手工的过程中,感受壮锦的独特魅力,共赴一场绚丽的文化之约。

▲图为宣讲团成员向社区居民科普壮锦文化。李雨泽 供图

活动伊始,宣讲团成员以生动的PPT,为在场的居民们普及壮锦文化知识。从壮锦的历史渊源、织造工艺,到蕴含的民族智慧与文化寓意,宣讲内容深入浅出。“壮锦被誉为‘织在布上的漓江’,每一幅纹样都讲述着壮族人民的生活故事。”宣讲团成员指着一幅绣有花鸟图案的壮锦样品介绍到,现场互动氛围热烈。通过讲解,大家了解到壮锦不仅是精美的手工艺品,更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情感。

▲图为宣讲团成员与社区居民进行趣味互动。李雨泽 供图

知识讲解后,为增加互动感,宣讲团设置了趣味互动环节。宣讲团准备了不同纹样的壮锦布匹作为礼品,邀请居民们自由选择,并描述手中壮锦的花纹图样。社区居民李阿姨仔细观察着手中的壮锦:“这上面的凤凰纹样真精致,寓意着吉祥如意吧?”在轻松的交流中,大家不仅收获了心仪的礼品,更学会了欣赏壮锦纹样的美感与内涵,加深了对壮锦文化的理解,让非遗文化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走进生活。

紧接着最令人期待的手工制作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在宣讲团成员的指导下,社区家长和孩子们合作制作“壮锦扇子”。居民们将喜爱的壮锦纹样拼贴在扇面上,创作出独一无二的“非遗文创品”,每一把都承载着参与者的巧思与对文化的热爱。

▲图为宣讲团与灵水社区在场居民合影。李雨泽 供图

活动在大家的意犹未尽中落下帷幕。此次灵水社区壮锦文化体验活动,不仅让居民们近距离接触了非遗技艺,更在互动体验中增进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南宁理工学院“艺美学践-织锦传艺宣讲团”成员也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文化进社区活动,让更多人感受非遗之美,让壮乡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的生机,让非遗壮锦真正“活”起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明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