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武嘉瑶 杨毅)7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探寻千年铜川文化·助力非遗传承发展”中华文化传承团“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李家瓷坊,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参观之旅,在传统瓷艺的魅力中探寻文化根源,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李家瓷坊拥有数百年的制瓷历史,至今已传承至第十代,是铜川第一批老字号,也是陈炉古镇颇有名气的制瓷企业。踏入李家瓷坊,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李师傅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队成员,并带领大家走进瓷艺的世界。他如数家珍地介绍起青瓷提梁倒灌壶、凤鸣壶、公道杯、良心壶等经典瓷器。
李师傅介绍道,耀州窑从唐代开始烧造,历经了1400多年的历史,烧造的白釉黑釉天青釉黄釉红釉等颜色的瓷器百余种,其中耀州窑青瓷橄榄绿最为著名。耀州青瓷到了宋代达到鼎盛时期,专为皇宫制作瓷器,耀州窑更是最早的官窑之一。
青瓷提梁倒灌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其倒灌的设计巧妙绝伦,壶身为圆形,有圈足,壶盖与壶身塑成一体,整个器物只有作为出水口的流和底部的注水口两个孔。壶身刻有缠枝牡丹,近足处刻有一圈莲瓣纹,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李师傅一边讲解,一边亲自演示倒灌的过程,清澈的水流顺着壶嘴缓缓流出,引得实践团队成员们阵阵惊叹。
凤鸣壶,轻轻晃动时能发出如凤鸣般的清脆声响,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妙的仙境。李师傅手持凤鸣壶,轻轻摇动,那悠扬的声音在瓷坊中回荡,让实践团队成员们沉浸其中,感受着传统瓷艺的神奇魅力。
公道杯,有着独特的构造。杯中央立一龙头,底部设有小孔。当向杯内注水时,若水位低于瓷管上口,水不会漏出;当水位超过瓷管上口,水即通过杯底的漏水孔漏光。盛酒最为公道,寓意凡事要有度,适可而止,不可过贪,否则会一无所得。
良心壶,李师傅介绍到良心壶又称两心壶、魔壶,阴阳壶常作为酒器使用,壶体常见为神态安详的老寿星造型,两处注水口设置巧妙,一处在壶柄下端,一处在寿星肩部悬挂的酒葫芦处,得名“良心壶”是因为它的使用全在于人手的把握,更在于人的“良心”。它在善良的人面前,是警示、是提醒;而在居心叵测的人手里,却会成为瞒天过海的工具。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团的成员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亲身感受到了铜川千年瓷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体验中增强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责任感。
“千年铜川韵,非遗薪火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团的这次探秘之旅,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青春的担当。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铜川的千年瓷文化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非遗传承的火种将在更多年轻人的心中点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明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