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三线记忆 领悟马灯精神

发布时间:2025-07-23 13:1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冯嘉睿智   阅读 6.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7月4日,为进一步了解三线建设者当年的经历,湖北省十堰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线印记寻访团”成员来到了十堰市花果街道六四社区。一段关于“马灯精神”的记忆,揭开了半个世纪前三线建设者战天斗地的壮阔篇章。

在十堰市张湾区花果社区六四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团队成员见到了三线建设退休职工万凤娇奶奶和合忠安爷爷。万凤娇奶奶当年为响应国家号召从武汉奔赴十堰,负责基建行政工作;合忠安爷爷作为本地工人,从车间转岗食堂采购,二人成为特殊年代的“革命工作搭档”。

“穿得平平淡淡,和老百姓一样,专心搞建设!”这句出自万凤娇奶奶的话让寻访团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些不在乎吃穿用度,一心只为搞建设的三线建设前辈们。根据合忠安爷爷的讲述,寻访团得知当年物资极度匮乏——每人每月仅配给半斤油、半斤豆腐票,全年只分得一斤花生。但大家都不怕,一心只为搞建设。最艰难时,厂区无水无电,职工们手提马灯翻山越岭勘测地形,夜幕中蜿蜒的灯火长龙,凝练成了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尹楠而是、实干担当的马灯精神。

图为二位老人照片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二位老人

正是前辈们的这种精神,让十堰从荒山变成车城!”据史料记载,1969年二汽建设高峰期,十堰汇聚了全国超10万建设者,在“靠山、分散、隐蔽”原则下,用扁担、马灯和铁锹托起中国汽车工业脊梁。马灯精神是三线建设留给当代青年的精神火种——它照见的是在绝境中开拓的勇气,在限制中创造价值的智慧。

返校途中,寻访团成员望着窗外遍地柏油路现代车城。那盏曾在泥泞中摇曳的马灯,正以精神之光继续照亮新时代的征途。

图为团队成员和老人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嘉睿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