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一场由南通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学习社“伏脉千乡光耀万家”暑期社会实践团精心策划的光伏科普讲座,在日照生活印象小区社区活动中心热闹开场!孩子们围坐一起,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
故事启智:魔法故事诠释光伏原理
“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有一位拥有神奇魔法的太阳公主,她用光和热滋养着万物。今天,太阳公主来到了我们身边,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奇妙的冒险!”随着实践团成员秦佳琳的开场,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实践团成员们精心准备了“太阳公主的魔法”故事讲解,将太阳能发电原理中的光生伏特效应巧妙融入,用生动语言让复杂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玩“光电转化”游戏。陈一鸣 供图
“想象一下,你们就是那些被太阳公主唤醒的小粒子,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板上时,你们就开始了一场奇妙的冒险!”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的引导下,亲自上手,代入“小粒子”身份,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光电转化”大冒险,进一步理解了光伏发电原理。
通过故事化讲解和代入式体验,孩子们不仅轻松理解了复杂的科学原理,还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探索发现:寻找身边的太阳能应用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太阳公主的魔法在我们身边留下了哪些宝藏吗?”实践团成员的提问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成员们引导孩子们探寻身边的太阳能设备,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让孩子们发现那些曾经被忽视的“太阳宝藏”。从小区里的太阳能路灯到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来太阳能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小区里的太阳能路灯,白天吸收太阳的能量,晚上就能照亮我们的路,这不仅节省了电,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践团成员们向孩子们传递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逐渐明白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实践工坊:组装太阳能小车
黑色车轮、彩色电线、深蓝色太阳能板、原木色车身框架……桌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零件,孩子们兴奋地围坐在一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个太阳能板是小车的‘能量源泉’,它能将阳光转化为动力。”实践团成员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如何组装太阳能小车。孩子们聚精会神,跟着步骤一丝不苟地操作。
然而,实际操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螺丝拧歪、车轮装不正、导线固定不住……,成员们耐心指导,逐一解决难题。同时,不忘悉心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避免划伤小手,防止强光直射眼睛。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克服困难,完成了小车的组装。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共同组装太阳能玩具小车。陈一鸣 供图
“看,我装好啦!这就是我的太阳能小车!它马上就能在阳光下跑起来啦!”率先完成组装的孩子满心欢喜。当一辆辆精巧的太阳能小车在孩子们手中诞生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实验探究:探索光伏影响因素
阳光下,孩子们画起起跑线,迫不及待地释放自己的小车。小车们在赛道上飞驰,孩子们欢呼着、跳跃着,为自己心爱的小车加油助威。
“哇,我发现把太阳能板对准太阳,小车跑得更快了!”实践团成员们引导孩子们遮挡太阳能板、改变太阳能板的角度,观察小车速度的差异。
图为小朋友与家长调整小车太阳能板角度。 陈一鸣 供图
孩子们通过动手实验,真切地感受到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魅力,亲身探索了光伏发电的影响因素,感受了光伏“魔法”的奥秘,明白了科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梦想启航:放飞我的“竹蜻蜓”
活动的最后,孩子们一起放飞了竹蜻蜓。竹蜻蜓在空中旋转、飞翔,就像孩子们的梦想,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向着光明的方向飞去。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放飞竹蜻蜓。 陈一鸣 供图
从一颗螺丝到一辆太阳能小车,南通职业大学电子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将科学知识融入趣味科普,让光伏知识不仅“落地”,更在孩子们心中“扎根”,正如太阳能小车吸收阳光驱动般,让绿色能源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沈佳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沈佳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