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城市学院“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深耕樟浦家风沃土,广植文明新风繁花

发布时间:2025-07-23 00:4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苏宛仪   阅读 4.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贯彻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5年7月12日,东莞城市学院“忆樟浦”青年突击队走进惠州樟浦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面向一至六年级学生及家长,开展“樟浦传家风,文明树新风”主题宣讲活动,以童趣化方式将传统美德融入生活教育,厚植青少年正确家庭观与价值观。

活动伊始,“好家风宣讲员”郑源、黄梓轩以童趣动画视频为切入点,搭配互动提问,快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既激发孩子主动思考热情,又以轻松氛围为后续内容铺垫。正如陶行知所言“生活即教育”,从熟悉的动画场景切入,让孩子们在观察讨论中,初窥美德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为现场孩子播放视频

▲图为现场孩子认真观看视频

在“什么是好家风”环节,宣讲人郑源立足樟浦村实际,以通俗语言将抽象家风转化为生活场景:家庭里,是长辈言传身教、兄妹相互扶持;邻里间,是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态度;个人成长中,是诚实守信、勤俭持家的准则 。通过场景化拆解,让家风从“宏大概念”落地为可触可感的日常,帮孩子建立清晰认知。

“好家风故事分享”环节,郑源先以生动视频引发互动,借“家庭相处模式带来哪些感受”等问题,点燃孩子参与热情。随后,结合熊良淦勤俭持家、王娜孝老爱亲,以及灵湖村张氏家族世代互助等真实故事,具象化阐释家风——并非遥不可及的大道理,而是日常里对长辈的尊重、对他人的关爱,以及对社会的担当。一位五年级同学听完感慨:“原来做好事、帮别人就是好家风,我也要像故事里的哥哥姐姐一样!” 真实案例让家风教育更具感染力,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双重传递。

▲图为团队成员讲解家风知识

谈及“好家风的积极影响”,郑源从孩子视角出发,分层阐释:个人层面,助其养成良好习惯、收获友谊;家庭层面,让家人更温馨快乐;社会层面,推动社区和谐、国家美好 。通过“个人-家庭-社会”的递进讲解,让孩子明白自己既是家风受益者,更是传承者、践行者,深化责任意识。在“如何实践”板块,郑源鼓励孩子从日常小事发力:孝亲敬老、爱护环境、诚信待人 。以“小行动”为抓手,将家风传承转化为可操作的生活实践,引导孩子以点滴努力汇聚文明新风,让家风不再停留于理论,而是融入日常。

为增强趣味性与参与性,活动设置“家风知识大闯关”环节,以“看图猜词”“你比我猜”形式,围绕家风主题词语展开。孩子们分组协作,通过肢体语言、描述传递词语内涵,在抢答与配合中巩固知识,既深化家风理解,又培养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誉感,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图为游戏环节孩子们积极互动

此次活动为樟浦村青少年送上生动家风课,在孩子心中播下文明种子。优良家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瑰宝,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基石。通过活动,助力孩子树立正确价值导向,让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融入日常,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相信在优良家风滋养下,樟浦村孩子定能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让文明之花在乡村绚烂绽放。


撰文 | 苏宛仪、郑源、张芷霖

图片 | 陈煜晴、田甜、徐帅

审核 | 林培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苏宛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