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趣探科学,智启新篇"实践队走进晋中市科技馆,开展为期两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20余名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生动讲解和趣味互动,为参观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探索之旅。
科技馆里的"AI辅导员"
清晨8点,实践队已抵达晋中市科技馆。这座四层建筑内,学前教育、生命科学、生态文明与科技生活、探索科技四大展区各具特色。志愿者们迅速分组,化身为"AI辅导员",为不同年龄段的参观者量身定制科普内容。
"小朋友们看,红色和黄色混合会变成什么颜色?"在学前教育展区,志愿者正通过色彩实验吸引孩子们。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兴奋地喊道:"是橙色!"现场顿时响起一片欢笑声。志愿者们用气球、磁铁等简单道具,将重力、磁力等抽象概念具象化,让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AR技术解锁生命密码
二层的生命科学展区人头攒动。志愿者正指导小朋友戴上AR眼镜:"现在你看到的是放大十万倍的心脏哦!"随着一声声惊叹,孩子们仿佛置身人体内部,直观感受生命的律动。
"这个胚胎模型展示的是怀孕12周时的状态。"志愿者指着一组模型讲解道。一位准妈妈听得入神,不时点头记录。展区内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等问题引发热烈讨论,志愿者们的专业解答赢得阵阵掌声。
环保课堂玩转黑科技
"大家知道吗?这台微型风力发电机一小时发的电可以充满两部手机。"在生态文明展区,志愿者正操作着新能源模型。龙卷风模拟器前围满了好奇的观众,志愿者通过调整参数演示不同强度的风暴,并讲解其与气候变化的关联。
最受欢迎的是"垃圾分类大作战"互动游戏。小朋友们争相将虚拟垃圾投入正确的回收箱,每当系统提示"正确",就会引发一阵欢呼。"原来废电池要单独处理啊!"8岁的小游客乐乐恍然大悟。
探索展区变身科学实验室
顶层的探索科技展区俨然成了小型实验室。"注意看,当这个球撞击时…"志愿者正在演示动量守恒定律。碰撞球的清脆声响中,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能量传递的过程。
化学实验台前更是热闹非凡。在志愿者指导下,小朋友们小心翼翼地将不同密度的液体注入试管,当五彩斑斓的"彩虹"分层出现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惊叹。实践队还创新设计了"科学寻宝"活动,通过线索引导参观者探索展品,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青春担当收获双重成长
"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深度检验。"实践队队长范利伟总结活动时表示。科技馆教育主管李老师给予高度评价:"大学生志愿者不仅提供了人力支持,更带来了创新的科普方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青春活力为科技馆注入了新鲜血液。"
夕阳西下,实践队员们在科技馆前合影留念。胸前的校徽与科技馆的玻璃幕墙交相辉映,折射出温暖的光芒。这场科普志愿行动既为公众点燃了科学探索的火种,也让青年学子在服务中深化了专业认知,提升了实践能力。正如志愿者日记中所写:"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是对科普工作最好的肯定。"
未来,该实践队计划深入更多社区和学校开展科普服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科普教育,让科学之光照亮更多求知的心灵,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趣探科学,智启青春”实践队马雪
封面来源|Canva可画
图片来源|“趣探科学,智启青春”实践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