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衡阳市衡南县近尾洲镇蒸市初级中学的校园里洋溢着求知的热情。7月 13日,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锌” 火筑梦科普队队员沈明为这里的同学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特色地理课 ——《魅力湖南,多彩衡南》,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在欢乐中领略地理的魅力。
(沈明给同学们讲解屏幕上的题目)
这堂地理课采用了由远及近、逐步深入的教学方法,极具层次感。课程伊始,沈明老师以湖南地理为切入点,通过精美的 PPT 展示,向同学们介绍了湖南独特的地形地貌,从连绵起伏的武陵山脉到广袤的洞庭湖平原,从奔腾不息的湘江到丰富的矿产资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详实的讲解,让同学们对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有了更宏观的认识。随着课程的推进,教学内容自然过渡到衡阳地理。沈明老师重点讲解了衡阳作为 “雁城” 的由来,以及其在湖南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同学们专注倾听,不时点头表示理解,眼神中充满了对家乡的好奇与热爱。紧接着,课程深入到衡南地理的讲解。沈明老师结合 PPT 中衡南县的地图、特色物产等内容,详细介绍了近尾洲镇的地理位置、水文特征以及当地的农业生产等情况。这种从湖南到衡阳再到衡南的逐步深入的教学,让同学们能够循序渐进地吸收知识,构建起完整的地理认知体系,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课堂上,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每当沈明老师提出问题,大家都纷纷举手,积极回答。有的同学准确说出了湖南的邻省,有的同学详细描述了衡阳的气候特点,课堂互动氛围十分热烈。而地理 “大富翁” 小游戏的开展,更是将课堂推向了高潮。游戏以衡南县的地理知识为背景,同学们分组参与,在掷骰子前进的过程中,需要回答相应的地理问题才能继续前行。“衡南县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流经近尾洲镇的河流是什么?” 面对这些问题,同学们沉着思考、积极抢答,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地理知识,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下课铃响起时,很多同学都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这堂地理课太有趣了,让他们对湖南、对衡阳、对衡南的地理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探索家乡、了解世界的兴趣。
“锌” 火筑梦科普队此次支教活动中,这样的特色课程正成为连接城市知识资源与乡村教育需求的纽带。沈明的地理课不仅传授地形、气候等学科知识,更通过 “认识家乡 — 热爱家乡 — 建设家乡” 的价值引导,为乡村学子埋下家国情怀的种子,这正是新时代三下乡活动在教育振兴中的生动诠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汤宇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