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神农架林区阳日镇的留守老人们迎来了一场特殊的"青春体验"。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衿志愿服务队用手机美颜特效技术为银发族开启时空穿梭之旅,让皱纹斑驳的面庞在屏幕上重现童颜,这场科技与温情的碰撞,成为"三下乡"活动中最动人的风景。
方寸屏幕解锁岁月密码
"您看这个‘童年滤镜’,点一下就能回到小时候!"志愿者们手把手教老人使用人脸识别、动态贴纸等功能。78岁的李奶奶盯着屏幕上瞬间变得红润饱满的脸颊,笑着抹眼角:"上次见自己这个模样,还是嫁人前照镜子呢。"年轻的队员们还特意准备了古风、民族服饰等虚拟装扮,老人们像孩子般争相尝试,数字技术消弭了代际鸿沟,活动室里欢笑声不断。
图为青衿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与老人合照
科技下乡的温度与深度
这场"数字返老还童"不仅是娱乐体验,更是乡村适老化服务的创新实践。团队发现,当地超六成老人从未使用过智能修图功能,部分人甚至因容貌焦虑抗拒拍照。通过技术演示,志愿者们同步讲解防网络诈骗知识,帮助老人建立数字自信。"原来手机不只是打电话的工具。"67岁的王爷爷在学会视频通话美颜后,当即表示要"漂漂亮亮地和城里孙子见面"。
图为青衿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与老人交流
青春力量激活乡村数字基因
服务队队长表示:"志愿者们用00后最熟悉的方式,搭建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除智能设备教学外,团队还调研了老年群体数字化需求,未来将开发方言版操作指南。阳日镇镇长点赞道:"这些‘科技轻骑兵’让老人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数字生活参与者’。"
图为青衿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照看留守儿童
当夕阳与像素相遇,科技便有了人文的刻度。志愿者们用青春智慧证明: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硬件升级,更要让每个年龄层都能平等享受数字时代的温暖馈赠。这场跨越山海的"数字反哺",正在书写新时代科技惠民的最美注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学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