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葛思敏、罗晓初、刘梦云、贺雯丽)为探寻绿色生“金”的转化密码,感受红色文化的惠民能量,7月10日,赣东学院“红梦青行”经管实践队深入德胜镇与杉关村,开启了一场探寻“生态变现”与“文化赋能”的现实课堂。
实地调研悟民情
当日,小队在德胜镇与杉关村进行实地调研。走访村民家中,在体悟民情的过程中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乡村发展的推动作用。
曾被称作“小上海”的德胜镇哺育着来自各地的知青与原住民。时过境迁,如今从老村民口中道出的多是对当年辉煌日子的怀念。“现在环境好太多了。街道变干净了,来的游客也多了。”小队采访了一位张大爷如是说道。因在几十年前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随着“两山理论”的出现及生态旅游的爆火,德胜镇的环境一改从前,现如今一眼望去是连绵的群山和蔚蓝的天空。
在杉关村,一棵根植厚土的葱郁香樟,无声诉说着绿色传承的力量。这棵承载生态文明理念的树木,已成为推动当地生态保护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队员们从村民访谈中得知:依托不断提升的生态环境品质,杉关村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绿水青山释放的“美丽效益”,不仅激活了乡村旅游,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渠道。
此次调研,小队深感青年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真调研,调真研”,从来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打卡,而是要带着问题导向下沉基层。此次德胜镇与杉关村的走访,让小队成员真切体会到,只有褪去书本里的理论滤镜,用脚步丈量土地的温度,才能触摸到基层最鲜活的脉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葛思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