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郭赛 周馨 李奥)当沾满墨汁的超轻粘土字模压上宣纸,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千年后的乡村课堂"复活"。2025年7月20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守望支教社赴邵阳绥宁基层服务践行团,在双元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字印刷术”特色课程。践行团成员郭赛将历史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墨香与欢笑中解码汉字基因,触摸中华文明的千年智慧。
图为践行团成员郭赛教授“活字印刷术”兴趣课程
“春有百花秋有月,活字印出四季诗”,从书籍上的铅字到广告牌上的标语,践行团成员郭赛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文字为切入点,引出印刷术的重要意义。随后,她带领孩子们齐声念起印刷术发展口诀:“春秋摹印始开篇,东汉拓印石碑间,唐朝雕版成一统,北宋毕昇活字传”。稚嫩的童声里,藏着对古人智慧的好奇。讲到毕昇发明胶泥活字时,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复刻的胶泥字模,“哇,就是这些小小的方块,改变了世界吗?”
图为孩子们学习活字印刷活动的操作步骤
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分成6个小组,在践行团成员的指导下体验活字印刷的全过程。从对着光线描反字,到用超轻粘土小心翼翼地在木模上“刻”字,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10岁的小浩正专注地给字模上墨,黑色的墨汁沾到了指尖,他却兴奋地说:“老师,我感觉自己就像古代的印刷工匠!”
图为践行团成员与孩子们一起进行成果展示
“这不仅是一堂技艺课,更是一次文化的浸润。”践行团成员赵双武在课后说道。通过这次课程,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活字印刷术的历史,更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如“守护心灯,点亮希望”的社团宗旨,那些凹凸的笔画,像一粒粒正顺着笔尖扎根的种子,要在乡土里长出绵延的根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