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政策的“及时雨”遇上医学的“守护伞”,当青春的热情邂逅乡村的淳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7月12日与13日,肇庆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筑梦工程队”的队员们,带着知识与热忱,走进院主二村,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讲与基础诊疗便民服务。一场政策与健康的“双重奔赴”,让希望与温暖在乡间田野悄然生长。
一、政策解码:让“助学金”不再是陌生词
(一)深入解读,消除信息鸿沟
“助学贷款咋申请?”“娃读书欠了钱,以后压力大不大?”面对村民们最真切的疑问,“筑梦工程队”的队员们化身“政策翻译官”。他们用最朴实的乡音,耐心讲解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流程、贴息政策和灵活还款方式。不再有晦涩的条文,队员们手把手演示操作,将复杂的政策化作村民们听得懂的“明白账”、“定心丸”。
(二)现场调研,把脉认知现状
宣讲过程中,队员们精心设计了简明易懂的问卷,主动了解村民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知晓程度、理解难点及实际需求。“以前只是听说过,今天才真正搞懂了!”一位大姐边填写问卷边感慨。这份实时的问卷调查,不仅帮助团队评估宣讲效果,更精准捕捉了村民的政策盲点,为后续优化服务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二、健康相伴:医学温度点亮乡间日常
除了政策传递外,筑梦工程实践队还发挥医学专业优势,摆起“健康小集市”。教村民用中草药制作香囊、普及养生知识、简单诊疗服务,让医学关怀与助学温暖并行。
三、双向奔赴,情暖乡间
政策宣讲消除疑虑,健康服务守护身心。村民的灿烂笑容与真诚认可,是对“筑梦工程队”最好的回馈。学予们用知识与热情反哺乡村,村民们以淳朴与信任相迎,一场充满温度的双向奔赴,点亮了希望的田野。
教育公平的路上,每一次政策下乡都是微光汇聚。愿这些传递,能让更多学子挣脱经济枷锁,在逐梦路上大步向前,也愿这份温暖,在乡间持续蔓延,点亮更多青春梦想。
通讯员:陈瑞春、许巧如、黄文杰、彭莎莎
供 图:马莉、詹君豪、靳佳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