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云报7月6日讯(通讯员 罗富胤)七月流火,初心如磐。7月6日上午,成都中医药大学“探寻文旅脉络,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砭灼中医药文化传承小队6名成员,怀揣对文旅赋能乡村发展的期待,踏上江油枫顺之旅。此次实践以挖掘文旅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将通过实地调研、文化体验、宣传推广等形式,在这片山水交融的土地书写青春担当。
出发前,厉兵秣马,志在远方。出行前一周,团队召开专项筹备会,从梳理江油枫顺文旅脉络(明代贡院历史、非遗传承故事等),到准备调研设备、文化宣传物料;从规划“足迹探寻”“非遗技艺体验”等行程,到开展乡村调研、文旅宣传培训,每个环节都反复打磨。“我们整理了古村落保护、非遗活化利用的资料,还准备了文旅宣传海报,希望能为当地推广出份力!”队长认真说道,队员眼神里满是期待。
出发前夜,指导老师寄语:“希望大家以脚步丈量枫顺山水,以真心挖掘乡村文旅价值,让青春在助力乡村振兴中闪光!”队员们手轻抚着鲜红队旗,艾条等中草药的清香萦绕在队员们身边,草木映衬下,是奔赴乡土、解码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
▲图为小队成员刚到江油-陈珵摄
路途中,车辙载梦,憧憬满途。奔赴江油的车程中,队员们热情高涨:调研组围绕“乡村文旅如何激活乡村经济”讨论调研问卷,梳理古村落、非遗项目的访谈要点;宣传组策划“枫顺文旅打卡路线”,构思短视频脚本;文化组则捧着资料,钻研老鹰茶制作、薅草锣鼓的文化内涵,为后续体验学习做准备。望着窗外渐次展开的山水画卷,有队员不禁感慨:“课本里的乡村振兴,正变成眼前真实的探索场!”
▲图为车程中拍摄的河流-罗富胤摄
沿途见闻:初见江油风貌。当车辆驶入江油地界,连绵青山与错落村落构成诗意画面。路过藏龙潭地标,队员们透过车窗捕捉风景,听闻当地司机讲述“藏龙潭的传说”“小池山的古老故事”,民俗风情与自然美景交融,让“期待”二字在每个人心底愈发滚烫。
▲图为行程中拍摄的河流青苔-李科儒摄
▲图为民宿附近的环境-罗富胤摄
抵达后,扎根乡土,启幕新篇。抵达枫顺酒店稍作休整,团队与当地文旅工作人员、村干部开展座谈。“枫顺有明代贡院的历史厚重,有非遗传承的文化温度,更有藏龙潭、小池山的生态魅力,就盼着能通过乡村文旅发展,让更多人看见!”村干部的话,让队员们深知责任。随后,大家分组行动,有的走访民宿了解游客需求,有的探寻古村落踩点“文旅打卡地”,用脚步丈量这片待挖掘的宝藏土地。
▲图为医生带领队员参观医院-黄丽菲摄
首日实践:小池山初体验。午后稍晚,团队奔赴小池山古村落。踏入这片“世外桃源”,明代贡院遗址的历史感扑面而来,穿斗吊脚楼在山间错落成画。队员们跟着当地老人,听他讲述古村落的往昔故事,用相机记录非遗技艺的珍贵画面。
▲图为小池村村门-冯夕佳摄
▲图为队员与村民交流近况-黄锦昱摄
首日行程落幕,枫顺的山水人文、文旅潜力,已在队员们心中种下探索的种子。未来几日,砭灼中医药文化传承小队将继续深耕,挖掘乡村文旅脉络,助力乡村振兴花开,让青春力量在这片土地绽放更亮光芒!
▲图为 队员在枫顺服务中心合影纪念-陈珵摄
撰文:罗富胤
图片:罗富胤,黄锦昱,李科儒,陈珵,黄丽菲,冯夕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富胤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