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丨听叶遂枝书记讲:十年文化传承如何让社区“墙内开花墙外香”?

发布时间:2025-07-18 13: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朱晓婷   阅读 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朱晓婷)为深入落实贯彻“百千万工程”,近距离感受基层社区的文化脉动与发展活力,星火同心突击队近期走进苏溪社区,与在这里深耕近30年的党委副书记叶遂枝展开了一场深度访谈。通过与叶书记的交流,突击队全面探寻了苏溪社区在文化传承、社区融合、活动创新等方面的实践与故事。

三十载深耕细作,文化沃土渐成形务育责任担当

叶遂枝书记自1995年踏入苏溪社区工作,从治保会到社区党委副书记,分管弘文社、环境治理及人事管理等多项事务,见证了社区文化从“零散活动”到“精神内核”的蜕变。在他看来,苏溪文化并非静态的“陈列品”,而是多元交融的“活态生命体”——农耕传统、经济印记、社区伦理与群众爱好在此交织,舞狮、龙舟、锣鼓柜等民俗活动,正是这片文化沃土上生长的“特色植被”。

图为叶书记向突击队成员讲解当地文化

文化如泉润生活 ,传统现代共交融

“苏溪文化不是看出来的,是品出来的。”叶书记坦言,这里的文化基因藏在历史脉络中:中原南迁带来的文化融合、与港澳台及海外的紧密联结,让开放包容成为底色。它不仅是庙会的香火、龙舟的鼓声,更化作无形的纽带,连接历史与当下,在邻里互助中促和谐,在代际传承中育成长,让文化真正成为居民的生活方式。

图为叶书记向突击队成员介绍当地文化

特色活动筑矩阵,传统新韵两相宜

近年来,苏溪社区打造了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的文化活动:端午龙舟赛“全民参与”,家家户户有青年划桨,更与志愿服务结合培育协作精神;“村BA”篮球赛声名远扬,25支队伍、3000余人参赛,覆盖老中青少,从争议不断到规范有序,成为乡情凝聚的“粘合剂”;庙会祭祀承载信仰记忆,烧大炮寄托“红红火火”的期盼;黄飞鸿武术流派传承让醒狮武学独具风骨;160余年历史的锣鼓柜文化虽遇传承困境,但其民俗与艺术价值依旧闪耀。

图为叶书记向突击队成员介绍当地特色活动

开放包容促融合,难点痛点共攻坚

社区对新溪民始终敞开怀抱,通过庙会聚餐、兴趣班开放等举措打破隔阂,虽目前本地与新溪民参与比例约7:3,但耐心与诚意从未缺席。面对资源紧、人手少的难题,社区靠企业赞助、社会众筹“找路子”,让文化活动在精打细算中持续升温,更在化解矛盾、协调意见中锤炼出成熟的组织智慧。

图为叶书记在介绍当地,突击队成员认真听讲

深耕当下向未来。文化传承不止步

未来,社区将继续在节庆节点办好龙舟、篮球赛等品牌活动,现阶段专注把现有活动做精做优。在叶书记看来,文化传承“既要扎根传统,也要落地实践”,就像《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既要吸收土壤养分,也要向上生长绽放。

图为叶书记在做总结

此次访谈让星火同心突击队收获满满。团队不仅直观感受到苏溪文化“从活动到生活”的鲜活实践,更领悟到基层文化建设“以情聚人、以文化人”的真谛,为后续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注入了宝贵的经验与精神动力。也为团队深入理解基层文化建设与“百千万工程”落地路径提供了宝贵经验与鲜活样本。

图为突击队成员与叶书记的大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晓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