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梁梓珊) 七月的肇庆杏花镇,荔枝树挂着饱满的红果,稻田在风中翻涌着绿浪。7月16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向阳实践队——这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通过走访调研、摆摊宣传,鼓励与支持更多人说好普通话、用好助学政策,让语言的桥梁架起希望,让教育的阳光照进乡村。
“当城市的课本遇见乡村的土地,当向阳的种子落在杏花的土壤,我们带着知识与陪伴来到美丽的杏花镇。”队员林思可站在三尺讲台上,身旁向阳实践队的横幅在风中舒展。她指着队旗上金红的太阳说:“‘向阳’是我们的名字,更是承诺——要让每个孩子的夏天,都有向阳生长的力量。”简单的话语里,藏着青年学子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教育的初心。
▲图为队员林思可介绍向阳实践队
孩子们对老师充满了好奇,在一次又一次的掌声中,文教组6名队员依次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了未来几天的丰富的课程,包括普通话科普课、粤语歌谣课、甲骨文认识课等丰富课程。台下,有的孩子悄悄和身边小伙伴分享着期待,有的忍不住托着下巴想象课堂的模样,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对新知识的向往。
课下,一位孩子拽着衣角小声问老师,“学习普通话有什么用?爷爷奶奶都不会讲普通话”。队员曾秋慧拍了拍孩子肩膀,说:“传承学习粤语,是为了留住地方语言文化的根脉;推广普通话,可以让大家和其他地方的哥哥姐姐们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
▲图为课堂开展破冰游戏
除去普通话推广与粤语传承课程,突击队还开展“广东省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系列活动。在肇庆杏花镇的集市上,宣传摊位受到村民们的关注。突击队通过政策手册、案例讲解等方式,向村民细致解读助学贷款申请条件、还款政策等内容。“家里俩孩子上学,这政策真是及时雨!”村民老许激动地握着队员的手,热切地说到。
▲图为成员进行资助政策宣讲
“将初心刻在杏花的土壤上,将担当写进青年的行动中。”突击队队长袁纯表示,这场“推普助学”的实践,从来不是一次短暂的停留。从田埂间的方言问询到课堂上的拼音教学,突击队用专业与热忱,通过推广普及普通话,拓宽乡村儿童视野、增进对外交流,宣传助学贷款政策,助力家长托举子女学习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夕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