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学子三下乡:“三防”急救科普为儿童架起安全“防护盾”

发布时间:2025-07-18 16: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林妍   阅读 1.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15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慢病不怠慢,急救不等待”基层服务践行团走进第二师铁门关市河北花苑社区,结合南疆的夏季高温天气,针对儿童这一高风险人群精心设计一系列的科普宣讲活动。活动内容涵盖防溺水、防中暑、防噎食的“三防”知识以及心肺复苏(CPR)急救技能。团队采用理论讲解与互动实操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为孩子们的成长构筑起坚实的“防护盾”。

三防”协同发力,构筑夏日安全堡垒

活动现场,一名同学主动分享了自己幼时吃果冻导致噎食的惊险经历:“当时喉咙像被堵住,果冻太大了,咽不下去也喘不上气,脸都憋红了,那种恐慌现在想起来还很清晰。”这番真实而沉重的讲述,让在场的其他孩子深受触动,也认识到掌握海姆利克自救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团队成员根据他的经历量身定制了互动环节。通过模拟噎食场景,让他亲自体验正确的施救方法,同时向其他孩子详细讲解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情况时应对噎食的施救技巧,并采用“剪刀石头布”的趣味手势帮助孩子们快速记忆操作要点。

图为成员邀请孩子现场演示婴幼儿海姆利克急救法

在防溺水与防中暑知识科普环节,团队借助生动有趣的科普视频,展示溺水的预防及应对要点,通过“同伴落水如何正确求助”的典型案例,引导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围绕防中暑知识,结合夏季户外活动特点,教孩子们识别中暑症状、及时降温、补充水分等关键步骤。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渐掌握了自救及他救技能。

图为成员带孩子们观看防溺水科普视频

实操急救教学,开启儿童生命守护之旅

在当前慢性病高发的社会大背景下,心脏骤停等突发状况日益增多,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团队成员先在模拟人上进行标准的理论讲解与操作演示,以直观、清晰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随后,团队组织孩子们围坐一圈,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并耐心细致地指导按压的位置、力度以及人工呼吸的幅度和节奏。

图为成员指导孩子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实际操作

“老师,给别人做人工呼吸时,吹进去的不是二氧化碳吗?”“为什么按压要按30次再吹气呀?”在练习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提问,带队教师倪志宏在一旁耐心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气体交换原理和急救原理,让原本抽象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图为带队教师倪志宏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这场科普讲座没有复杂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真实案例分享、趣味互动以及细致解答,让孩子们学到了实用的安全技能,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关爱生命、科学施救”的种子。正如践行团成员所说:“我们希望这些知识能像一颗小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不仅守护孩子们当下的安全,更能在未来帮助他们救助他人。”基层服务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这样一次次贴近生活的科普活动中,用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连接起理论与实践,让安全意识融入孩子们的日常,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更多的安心与保障。

图为团队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撰文|曹迅 陈林妍

审核|倪志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林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