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鲁颜)7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指纹的秘密”科普课程在黄冈红安县城关镇金桥社区开展。湖北工业大学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化身科普讲师,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互动,带领现场小朋友们一同揭开指纹的神秘面纱。
课堂上,志愿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开篇:“大家指尖这些凹凸的纹路就是指纹,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专属标识’——全世界没有两个人的指纹完全相同,哪怕是双胞胎也不例外。”随后,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凑近指尖仔细观察,当看到纹路中或如漩涡流转、或似溪流分叉的独特图案时,阵阵惊叹声此起彼伏。
图为志愿者介绍什么是指纹
紧接着,志愿者老师借助清晰的实物图片,详细介绍了指纹的三种主要类型:斗型纹如同旋转的同心圆,箕型纹像开口的簸箕,弓型纹则似弯弯的拱桥。直观的展示让孩子们快速掌握了分辨方法,大家纷纷低头比对自己的指纹,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发现,现场互动氛围十分热烈。
图为志愿者介绍指纹的类型
谈及指纹的实际应用,志愿者结合生活场景举例:从日常的手机指纹解锁、小区门禁验证,到金融领域的指纹支付,再到刑侦破案中通过现场指纹锁定嫌疑人……小小的指纹在身份识别、安全保障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指尖密码”的实用价值。
图为志愿者询问孩子指纹的应用场景
活动的高潮当属指纹画创作环节。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用印泥在画纸上按压出一个个彩色指纹,再拿起彩笔添上几笔——有的变成憨态可掬的小松鼠,有的组合成娇艳的花朵,还有的连成一串酸甜诱人的糖葫芦。原本普通的指纹,在创意加持下变身成一幅幅充满童趣的艺术品,现场满是欢声笑语。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制作指纹画
此次“指纹的秘密”科普课,以贴近生活的科学知识和生动有趣的互动形式,成功激发了大家对身边事物的探索兴趣。未来,湖北工业大学志愿服务队将持续走进社区,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邱一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