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冼亮、庄晓婷)2025年7月15日,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突击队在吴川市黄坡镇符屋小学开展“践行环保行动,守护绿色家园”主题课程。突击队队员郑海敏通过废纸皮等生活用品变废为宝的创意课为乡村学子破解“环保离我们很远”的认知误区,探索乡村生态教育推广新方式,引导乡村学子在动手过程中感受资源再利用的价值,认清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要意义,运用大学生的所学知识教导学生们如何践行环保行动,在他们心底种下守护自然的种子。
图为队员郑海敏在讲解环保案例 (李泳全 摄)
为让孩子们直观理解垃圾分类的逻辑与意义,队员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掌握分类标准。课堂上,队员展示废纸、塑料瓶等常见废弃物,细致讲解它们分别属于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等类别,以及不同类别垃圾的处理方式和环保价值。本环节采取展示的形式,郑海敏展示各种不同的垃圾危害示例,来警醒同学们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同学们要将垃圾分类代入生活中。通过郑海敏的教学,学生们不仅快速熟悉垃圾分类的具体规则,更加深化对“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环保理念的理解,为践行垃圾分类习惯打下扎实基础。
图为队员郑海敏在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李泳全 摄)
突击队队员郑海敏收集学校里的废弃纸盒等废品,通过手工制作展示废品再利用途径。同学们围在桌旁,有的专注观察演示,有的已经拿起废纸盒裁剪折叠,彼此还交流着想法,思维火花与想象热情被点燃,迅速合作琢磨出变废为宝的作品雏形。郑海敏的生动演示不仅强烈激发他们的兴趣,更引导他们理解环保意义。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用双手为校园添一抹绿色。
图为队员郑海敏在协助学生制作手工 (李泳全 摄)
课堂尾声,一场“废品创意接力”展示随之开始,“纸盒屋”“瓶栽花”“罐制笔筒”“袋改收纳”…… 学生们兴奋地展示着,从废弃材料变身的实用好物,延伸到垃圾分类、资源循环的环保知识。他们在分享中不仅将变废为宝的认知更加深刻地印刻在脑海中,更在交流里体会到环保行动的价值,眼中闪着明亮与坚定,纷纷表示这样的展示有趣又有意义。
图为学生们展示本节课的最终成果 (王钊屹 摄)
“环保小卫士”手工课以校园废旧纸皮为材料,引导孩子们动手创作手工艺品,在实践中了解废弃物再利用的门道,激发环保创意。符屋小学校长孙阳新评价道:“这门课程让环保理念在校园扎根,为乡村生态教育注入活力。”这种模式积极响应《“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为乡村环保理念的普及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同时,该课程也契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政策。“曦望”突击队将环保理念融入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感受变废为宝乐趣的过程中,为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打下基础,是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的生动实践。
撰文|冼亮、庄晓婷
图片|李泳全、王钊屹
一审|代超群
二审|全光华
三审|叶建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庄晓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