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杨茜文 胡高瑞)7月16日上午,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肇陈希望小学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堂特别的《书法寻踪:汉字会跳舞》书法课程。本次课程由华中师范大学学生未来教育家协会绿芽实践队(以下简称绿芽实践队)队员杨茜文主讲,旨在激发同学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体会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历史厚重感,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图为杨茜文为同学们授课
课程伊始,杨茜文借用《“字”从遇见你》纪录片片段引出“汉字会‘跳舞’吗?”“汉字就是书法吗?”两个问题,引发讨论。杨茜文向同学们讲解了“书法”的含义,展示了书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书体,激发了同学们的对书法艺术和汉字流变的好奇。
随后,杨茜文带领同学们进入“考古侦探”情境闯关,精心设置三大关卡,让学生们沿着历史脉络解锁三组碎片并完成拼图,踏上探寻汉字书体演变的奇妙旅程。
▲图为同学们认真听讲
溯源象形
进入第一关,同学们观察甲骨文和金文的图片,了解其诞生时间和象形特征。在猜字环节,同学们根据甲骨文的象形特征猜测对应的现代汉字,成功解锁第一组碎片。
篆隶寻真
来到第二关,同学们通过图片对比,辨识秦汉时期的小篆与隶书。杨茜文向同学们讲解书体演变背后的历史因素,如书写工具和效率需求的变化。在“连线配对”挑战中,学生们准确地将同一汉字的不同书体连接起来,获得第二组碎片。
赏韵识流
紧接着,杨茜文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们欣赏了楷书典范,领略到“颜筋柳骨”的艺术魅力,感受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风采和草书的狂放不羁。杨茜文随后设置了“知识抢答”环节,帮助同学们巩固三种书体的特点。同学们顺利通过第三关,集齐碎片。
▲图为同学们进行考古闯关游戏
课程最后,同学们用碎片拼出小篆体的“肇陈”二字。杨茜文通过这一巧思,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古老汉字与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且鼓励同学们多多留心品味,发现身边汉字的“舞蹈”,感受汉字穿越千年的魅力。
这堂生动有趣的《书法寻踪:汉字会跳舞》课程,既加深了同学们对汉字演变历史的理解,又增强了他们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同学们表示,将把课堂上学到的书法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规范书写汉字,传播汉字之美。绿芽实践队将继续开展此类富有文化内涵的特色课程,帮助更多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历史观,为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力量。
文字:杨茜文 胡高瑞
图片:唐佳佳 张国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吉天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