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黄河,“芯”火永传实践团探秘章丘明水古城,解码铁锅千年匠心
当实践团的脚步踏入章丘明水古城,青石板路的尽头传来清脆的锻打声,像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正诉说着章丘铁锅的传奇。在这里,古老的锻造技艺与新时代的文化传承碰撞出别样火花,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匠心”二字的千钧重量。
章丘铁锅的故事,要从春秋时期讲起。作为“铁匠之乡”的章丘,自汉代起便以铁器锻造闻名,唐朝时铁器产业盛极一时,清朝末年曹盛永开创的打锅技艺,更让章丘铁锅成为民间瑰宝。千年来,铁匠们将汗水与智慧融入铁与火的淬炼,让这门手艺在时光中沉淀为不可复制的文化符号。
章丘铁锅的制作工艺
多道工序:制造需经十二道工序,包括选材、烧火、锻打、成型、冷却、打磨等,每一道工序都需匠人的精心操作和严格把控。
热锻冷锻结合:先在炉火中煅烧,反复捶打打出锅的造型,再进入“三万六千锤”的冷锻环节,让铁锅表面光滑,形成高密度“物理涂层”,达到不粘锅效果。
高温锤炼:铁锅在约1000度的高温下经受上万次锻打,增强锅的硬度,使其表面形成特有的锤印纹理。
手工锻打:纯手工锻打是章丘铁锅的最大工艺特点,每口锅至少锤打36000次,赋予铁锅独特质感和使用寿命。
章丘铁锅的特点
无需化学涂层:手工锻打使锅的表面光滑,自然形成非粘性,无需化学涂层即可实现不粘锅的效果。
省油耐用:锅体密实厚重,使用时用油量少,且非常耐用,能够经受长时间的高温烹饪。
火候易掌控:热传导均匀,使得火候更易掌控,适合各种烹饪方式。
具有补铁作用:在高温烹饪过程中,铁锅中的铁元素会渗透到食物中,具有一定的补铁效果。
2018年,“章丘铁锅锻打技艺”入选济南非遗;2021年升级为山东非遗,如今更借着明水古城的文旅融合东风,让更多人读懂“一锤一火”里的文化密码。每一次锻造,都有黄河流域匠人的执着,有非遗文化的温度,更有“芯”火相传的力量——正如实践团此行的初心,唯有读懂历史中的匠心,才能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炽热的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晓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