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了解二汽三线建设历史,学习领悟前辈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7月1号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三线印记巡访团(以下简称“团队”)在组长张景雅的带领下,自发前往十堰市博物馆开展专业观摩与学习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观摩二汽历史,冯嘉睿智供图
二汽三线建设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在特殊历史时期,众多前辈秉持对国家工业发展的热忱奔赴十堰,克服重重困难,从无到有建立起完整的二汽生产体系,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事迹蕴含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宝贵精神财富,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学习传承。
而十堰市博物馆作为十堰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馆内珍藏了大量与二汽三线建设相关的珍贵文物、文献资料以及历史照片等,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在庄严肃穆的博物馆内,团队成员们怀着崇敬之情,认真细致地参观了各个展区。成员们频频驻足于一件件珍贵的展品前,或凝神细观,或低声交流,并认真记录下重要的历史文件和承载着厚重记忆的实物图片。从记录着决定二汽建设文件,到生动再现建设者们筚路蓝缕、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的施工场景图片;从真实还原老一辈建设者当年生活环境的影像,到那些无声诉说着他们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惊人毅力、集体智慧与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展陈中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份史料,都如同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深深吸引着团队成员的目光,并引发深刻的共鸣。这场沉浸式的参观学习,使大家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及其所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
图为团队成员观看第一代军用越野车-EQ240的实物模型,万悦供图
特别是第一代军用越野车EQ240的实物模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位参观者的目光。这台诞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的钢铁雄狮,是二汽建设者们在湖北十堰深山沟壑中,以“马灯精神”和“干打垒精神”,克服技术封锁、物资匮乏的极端困难,完全依靠自主设计制造的心血结晶。它成功攻克了强劲动力、全时四轮驱动、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难关,其卓越的越野通过性、可靠性和战场适应性,完美满足了国防建设的迫切需求,以铁的事实彰显了二汽雄厚的技术实力。EQ240不仅是新中国汽车工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光辉典范,打破了国外垄断,更是无数平凡岗位上的前辈们创造伟大成就的生动教材。它承载的自主创新、为国担当的精神内核,穿越时空,成为激励团队成员传承红色基因、勇攀科技高峰、矢志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迈向汽车强国的精神丰碑。博物馆中的展品不仅让团队成员看到了二汽三线建设的宏大叙事,更感受到了前辈们在平凡岗位上所创造的伟大成就,激励着他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博物馆厅前合照,胡钰供图
此次专业观摩与学习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对二汽三线建设历史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启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三线印记巡访团将继续秉承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的责任感,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二汽三线建设的辉煌历程,学习前辈们的创业精神,为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冯嘉睿智 万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嘉睿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